十二屆湖北省政協創新工作綜述
原標題:你們正在探索的,就是人民政協的新樣子——十二屆湖北省政協創新工作綜述
“新時代人民政協要有新樣子,應該是什麼樣子呢?我想就應該是你們現在正在探索的樣子。”
2019年初秋的一天,全國政協主要領導在湖北視察時,給予省政協這樣的鼓勵。
新時代,如何把“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落實在政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十二屆湖北省政協一直在探索創新。
抓學習,強化創新理論武裝,重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思想引領、學習在先,建立專題學習與專題調研、協商相結合的制度,成立研究基地,加強課題研究,推動學習走深走實,更好凝聚共識。
抓黨建,全面加強政協黨的建設,紮實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抓品質,持續深入實施履職能力水準提升工程,促進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抓基層,開展“協商在一線”試點,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
“新樣子是幹出來的!”這是新時代政協人的共同心聲和錚錚誓言。
建言資政 提質增效
提質增效是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顯著特徵和內在要求。近幾年,在省委的高度重視下,湖北省探索推進省、市、縣三級黨政主要領導督辦重點提案並實現全覆蓋,推動提案辦理落實落地、提案工作提質增效。
“不脫貧,(扶貧)這個提案就沒有結束。”省委主要領導在2017年督辦《關於推動扶貧攻堅工作、決戰全面小康的建議》時,向與會提案提出黨派代表、承辦單位鄭重表示。之後,去年和今年,連續兩年督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系列提案。
建章立制、創新落實實現政協協商與黨委政府工作有效銜接、同頻共振、同向同行。去年年底,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和省政協辦公廳出臺《關於完善省政協協商議題産生、成果報送辦理反饋和對口聯繫工作機制的意見》,這是健全完善我省政協工作制度的重要舉措。今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出席省政協十二屆六次常委會議和七次常委會議,與委員一起協商議政,這是我省協商民主的又一生動實踐。
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專”出特色、“專”出品質、“專”出水準。省政協大力加強專業化建設,優化專委會成員結構,推動全體委員分別進入各專委會,實行專(工)委主任坐班制、兼職副主任工作項目制、向政協常委會報告年度履職情況制度。同時,著力加強組織能力建設,整合各類智力資源,建立具有政協特色的應用型智庫和參政議政人才庫,建立健全有關部門重大情況通報和重要信息發佈制度。
奮力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近幾年,湖北省政協以月度協商會為載體探索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延伸政協協商觸角,擴大人民群眾有效政治參與,每次會議網絡平臺點擊和關注量都在幾十萬人次。今年兩會,“智慧政協”正式上線運行,委員們通過掃描下載客戶端,實現了“無紙化”參會。之後,省政協“網絡議政廳”正式亮相,省、市、縣各級政協委員以及廣大網友紛紛參與遠程協商,為湖北高品質發展獻計獻策。
民主監督 久久為功
湖北省委高度重視民主監督工作,于2017年8月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將辦理民主監督意見列入受監督單位履職盡責清單”。
次年,湖北省政協組織實施了“湖北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民主監督。委員們深入10個市(林區),實地查看55個現場,召開10多次監督座談會,形成“一總五專”6份監督意見。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意見的辦理落實。
著眼于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監督作用,2019年,湖北省政協成立3個專項民主監督小組,分別由3名黨外副主席牽頭,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強省建設和漢江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問題,持續深入開展民主監督,促進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實落地。
漢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小組聚焦促進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主題開展專項民主監督,所提建議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
創新強省建設民主監督小組赴省農科院,就“科創20條”落實情況開展民主監督。
優化營商環境民主監督小組正在深入調研。
政協民主監督的成效,正在逐步彰顯。
協商在一線 參與治理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緊跟新時代的腳步,一直是湖北省政協工作的特色。
5月底,根據全國政協部署和省委相關要求,湖北省政協決定在18個縣(市、區)政協開展“協商在一線”試點工作,一下子點燃了基層政協的創新熱情。
6月25日夜,秭歸縣楊林橋村的一個農家小院內,漸漸聚起眾多村民,他們作為主角參加“委員e家·村落夜話”活動,對村茶葉專業合作社規範組建事宜進行協商。“在村落院壩解決問題、達成共識,有效提升了基層協商民主與鄉村治理水準。”宜昌市政協主席宋文豹現場參與協商,深有感觸。
這是“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的基層探索和生動實踐。
竹溪縣政協探索開展“民意懇談會”,不要圍墻,不設門檻,不限人數,不拘形式,委員、群眾、幹部圍坐在一起,在“你説我聽”“我説你聽”中轉換角色、交換信息、互動交流,入情入理、合規合法、推心置腹地商量問題的解決辦法,推動城鄉殯葬改革等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大冶市政協打造“共繪同心圓”基層協商站點,選擇2個社區、2個村、1家企業和1個界別,建立6個委員聯絡室,協商平臺建到了群眾家門口,問題就地反映、現場協商解決,受到群眾歡迎。
“協商在一線”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于一體,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成為縣級政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
隊伍建設 履職盡責
政協事業薪火相傳,需要一屆屆政協委員接力奮鬥、履職盡責,需要一代代政協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2018年初,湖北省政協在全國政協系統較早提出並實施履職能力水準提升工程,每年制定實施方案,確定重點工作,先後就加強黨建工作、改進調查研究、委員服務管理、推進一流機關建設等出臺一系列具體舉措,著力建好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委員隊伍和忠誠乾淨擔當的政協機關幹部隊伍。
政協委員是榮譽,更是責任。十二屆省政協履新時,編制了委員學習培訓五年規劃,集中舉辦三期委員培訓班,實現了省政協委員學習培訓全覆蓋,參加學習培訓的近700名省政協委員簽署了履職承諾書。強化委員服務管理,將委員每年至少走訪一次群眾、參與一件提案、報送一條社情民意信息、為群眾做一件實事好事等“五個一”要求納入委員履職考核體系,推動委員做合格的人民政協制度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
11月,湖北省政協機關黨委辦公室入選全省20個擬記一等功公務員集體公示名單,這是省政協持續深入推進一流機關建設的最新成果。幾年來,湖北省政協形成年初省政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動員會、年中省政協秘書長主持召開推進會、年末省政協常務副主席主持召開總結會的工作機制,有效確保“一流機關建設”工程任務落地落實。深入實施年輕幹部成長工程,營造比學趕超、對標進位的機關良好競爭氛圍。
新時代、新方位,新使命、新作為。全省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正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開拓創新、務實重行,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努力答好人民政協的新時代答卷,為譜寫新時代湖北高品質發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輝 通訊員 鄭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