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2019年湖北鐵路迎來“高光時刻”

2019-11-29 10:49:4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今日,漢十高鐵全線通車;今年,全省新增里程刷新歷史——湖北鐵路迎來“高光時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11月26日,試運行中的高鐵動車組安全通過漢十高鐵丹江口水庫。 (視界網 彭琦 攝)

  29日,漢十高鐵正式通車,首發儀式在十堰東站舉行。

  一條鋼鐵巨龍怦然躍動,從九省通衢的大武漢,一路高歌,“飛”越秦巴山區。

  今後,從武漢乘坐高鐵到隨州、襄陽、十堰最快分別僅需49分鐘、72分鐘、1小時57分鐘,比既有鐵路線行車時間縮短近一半。

  鄂西北多縣市,自此告別無高鐵的歷史!

  漢十高鐵的建成通車,宣告全國首批、湖北省首條由地方政府主導投資建設的高鐵投入運營。

  更令人自豪的是,2019年成為湖北的鐵路年。

  1月,鄂州三江港鐵路投用,三江港進入鐵水聯運新階段;9月29日,滿載煤炭的第一輛萬噸列車自內蒙南下,跨越1233公里,抵達長江邊的荊州市江陵站,宣告穿越湖北的國家戰略運輸通道浩吉鐵路正式通車。而眼下,鄭萬高鐵鄭州至襄陽段、穿行湖北省鄂西地區的黔張常鐵路進入通車前的最後準備。

  一年建成通車5條鐵路,新增鐵路通車里程約830公里,成為湖北有史以來新增鐵路營業里程最多的一年。湖北鐵路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

  據介紹,2019年湖北新增鐵路營業里程約佔全國的12%,其中高鐵里程約500公里,約佔全國新增高鐵里程的16%。到年底,湖北鐵路營業總里程將超過5200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超過1600公里,位居全國前列。

  湖北鐵路,迎來歷史最高光時刻。

  漢十高鐵,打造中國高鐵建設新樣板

  全長399公里的漢十高鐵的建成通車,成功開創了“漢十模式”,成為地方主導建設高鐵的示範樣板。

  漢十高鐵總投資527.5億元,資本金263.75億元,其中省及沿線政府共同出資80%,國家鐵路集團出資20%,由湖北省主導建設,成為我國高鐵建設又一新模式。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漢十高鐵建設,全省上下對項目推進給予了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多次赴京與相關部委溝通,並成立建設指揮部,全面加強統籌推進力度;省發改委組織工作專班,切實加強與國家相關部門彙報銜接,全力開展爭取工作;省自然資源廳等10余家相關單位群策群力,創新方式方法,加速推進要件辦理。過去需要兩至三年才能完成的前期審批,僅用一年完成,刷新了國內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工作推進記錄。在國家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成為國內首條採用核準模式批復的高鐵項目。

  為調動地方積極性、提速項目建設進度,2015年漢十高鐵全面開工後,徵地拆遷創新採取“包任務、包進度、包費用”方式,沿線各市縣政府擔負起管段內項目徵地拆遷的主體責任,僅用4個月就完成全線徵地拆遷工作,創造“零上訪”的奇跡。

  為推進項目高品質建設,漢十鐵路公司創新管理模式,主動向中國國家鐵路集團遞交“納入建設項目統一管理”報告,接受監督管理,保證項目自始至終符合國家鐵路規範要求,並按照ISO9001品質管理認證體系要求,在路內首家開展業主貫標。在全國首創“工程項目+黨建共創”模式,建立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打造黨建共同責任區,開展了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責任”等“三亮、四比、五評”活動,深度融入生産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生産,踐行新發展理念。

  國開行先後給予六批次共計86.5億元專項建設債券資金支持(約佔地方承擔資本金總額40%),極大地緩解了地方資本金籌措壓力,為推進項目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歷時4年奮進拼搏,湖北在漢十高鐵建設中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和大膽嘗試,總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為全省後續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借鑒,也為地方在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地方鐵路發展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來5年,年年開建新鐵路

  漢十高鐵,目前湖北投資最大、標準最高、里程最長的鐵路項目,打通了沿線1600萬群眾快速聯繫全國主要大城市的通道。

  由此,鄂北、鄂西北與鄂東的時空距離大為壓縮,漢江經濟帶平添重大支撐,湖北區域均衡發展將掀開新的一頁。

  細數湖北境內2019年建成的5條鐵路,條條都是補齊路網短板、支撐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點項目。

  浩吉鐵路,我國北煤南運的重要大通道,規劃年運輸能力2億噸以上,湖北段的襄陽、荊門、荊州三地,一躍成為長江中游重要的煤炭轉運基地,湖北經濟發展所需的能源保障空前增強,湖北在全國能源物流戰略格局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

  鄭萬高鐵襄陽至鄭州段,襄陽、十堰等地人民北上的快速通道,與漢十高鐵在襄陽共站。鄭萬高鐵通車後,從十堰、襄陽到北京分別只需5小時、4小時,襄陽區域鐵路中心的地位已然成形。

  黔張常鐵路湖北段年內通車後,來鳳、咸豐將告別無鐵路的歷史,並攜手進入高鐵時代,對身處武陵山區的恩施州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一條港區鐵路,鄂州三江港鐵路運營後實現了該港的鐵水聯運無縫對接,讓5600多輛大貨車“消失”了,既改善了運輸結構,降低了企業成本,還保護了生態環境,入列湖北省打造多式聯運的樣板工程。

  好消息將接連不斷。眼下,安九高鐵、黃黃高鐵、漢宜線大福至仙桃城區支線鐵路、武漢新港江北鐵路香爐山至黃州段、陽邏港支線鐵路等一批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有關人士稱,明後兩年湖北省還將積極爭取開工建設西十高鐵、沿江高鐵、呼南高鐵等一批通道項目,爭取“十四五”期間每年都有新鐵路項目尤其是高鐵開工。力爭到2025年,全省鐵路營運里程超過680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運里程突破3000公里,實現市市通高鐵,邁入高鐵強省行列。

  鐵路一響,黃金萬兩。

  鐵路建設的波波高峰,將成為湖北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強力支撐。

  創造性作為,描繪新格局

  “這是省委省政府主動謀劃、高位推動的結果。”談起湖北鐵路之“變”,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如是説。

  武漢是中國鐵路的起源地之一。鐵路,一度是湖北的驕傲。但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湖北鐵路建設速度有所放緩,與發達省市的差距日益明顯。

  數據顯示,到2017年末,全省有近50%的市縣不通鐵路,每百萬人擁有鐵路約70公里,低於全國平均水準,鐵路萬人擁有率及路網密度兩項指標,處在全國中游偏後水準;路網不密集、不平衡,尤其是高鐵通道少,南北方向僅一條京廣高鐵,中西部地區對外聯繫不暢,向西南、西北、東北、東南地區斜向通道不足,“一主兩副”、城市群之間線路聯繫單一;多式聯運銜接不夠,綜合交通優勢尚未發揮,資金籌措渠道不寬。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面對這些突出問題,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回應社會發展需求,主動作為創造性作為,積極搶抓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中部崛起等,謀劃了漢十高鐵等一批重要鐵路建設項目。

  2018年,湖北省出臺《關於加快鐵路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編制發佈《湖北省中長期鐵路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建立了省領導挂帥、省與市縣合力、政府與企業合作的項目推進機制,並與國鐵集團簽訂新一輪合作協議,敲定了總投資1700億元的共建項目。

  “有了規劃項目,有了合作機制,鐵路建設按照既定藍圖實施。”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系列舉措,徹底改變了過去湖北省鐵路建設“一事一議”的窘態,實現了每年新開建一批項目、推動一批項目、規劃一批項目的新格局,掀起了湖北鐵路建設新高潮。

  漢襄宜,三樞紐呼之欲出

  根據《規劃》,湖北省將建成“三縱三橫兩斜”高速鐵路網,“三縱”為京廣高鐵、阜陽至黃岡至九江高鐵、襄陽至常德高鐵,“三橫”為滬漢蓉鐵路、武漢至杭州高鐵、沿江高鐵,“兩斜”為鄭州至萬州高鐵、西安至武漢至九江高鐵。

  建成“四縱三橫”普速鐵路網:“四縱”為京九鐵路、京廣鐵路、焦柳鐵路以及浩吉鐵路,“三橫”為襄渝-漢丹-武九鐵路、三峽鐵水聯運鐵路-長荊鐵路(含江漢平原鐵路)、常德至岳陽至九江(南昌)鐵路。湖北省鐵路網將進一步織密織細。

  “全面提升武漢全國鐵路樞紐地位,建成以武漢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和放射狀城際網構架,形成襄陽、宜昌兩大樞紐以及荊門、黃岡等區域性樞紐。”湖北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屆時,武漢城市圈、襄隨十城市群、荊荊宜城市群等圈(群)內部城市形成0.5至1小時高鐵網,武漢至周邊省會城市1至3小時通達,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主要經濟中心城市5小時內通達。

  相關鐵路人士坦言,漢十高鐵、沿江高鐵、鄭萬高鐵、襄荊宜高鐵、荊荊城際等一批高鐵項目建成後,襄陽、宜昌將成為新的鐵路樞紐,兩地到武漢均只需1小時,到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也只需3至5小時。這將不僅加快沿線中小城市與大城市的溝通互動,也將促進中小城市之間的聯繫,方便百姓快捷出行,推動國內國際的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向中小城市流動,對推動湖北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發揮重大作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雷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