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蘄春産業指導員助力鄉村産業振興農民脫貧致富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蘇喜茹 通訊員 詹建平 張德 徐靜):“地塊按1.5米寬起廂施入農家肥後,按株行距30釐米×30釐米栽種新鮮健壯的蘄艾根苗,蓋土壓實。”12月2日,在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株林鎮夏典鋪村集瑞蘄艾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該縣産業發展指導員黃小勇細緻地向在基地打工的貧困戶們講解示範蘄艾種植方法。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蘄春縣委、縣政府把産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硬抓手”,不斷深化“政府+市場主體+貧困戶+銀行+保險”的“五位一體”産業扶貧模式,全縣扶貧産業蓬勃發展。然而,部分村和貧困戶也存在産業選擇不科學、技術指導不到位、産銷對接不順暢等問題。為切實解決貧困戶和貧困村産業發展難題,經過調查研究後,該縣農業局、扶貧辦聯合向全縣各地發出了《關於印發蘄春縣貧困戶産業發展指導員設置實施方案的通知》。
按照《通知》要求,該縣在全縣136個重點貧困村中率先設置了200名産業指導員。按照依託資源、就地就近和長期駐村的原則,該縣從駐村幫扶幹部、村組幹部、縣鄉農技人員、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一線服務的專家、當地鄉土人才、種養能手、致富帶頭人、特聘農技員、科技特派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等中選聘産業指導員,賦予其扶貧政策宣傳、科技推廣、産業指導、産銷對接、搭建農戶與扶貧項目及新型經營主體聯接等工作職責。2018年以來,全縣先後設置縣、鄉、村三級産業指導員1100余名。
産業怎麼抓,能人來解答。2019年夏秋之際,蘄春持續高溫少雨,該縣江仁志、杜偉、陳盛秋等26名縣級産業發展指導員,分赴全縣15個鄉鎮辦578個村指導中藥材田間管理、經濟作物種植、土壤施肥配方、糧油生産、畜牧水産和作物抗旱,奔波在田間地頭,解決了大量農業生産難題。
千余産業指導員活躍在村組,助力鄉村産業振興農民脫貧致富。該縣漕河鎮泉水坳村村集體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610畝興建花卉苗木扶貧産業基地,該縣林業局造林股股長、園林工程師佔成谷及時跟進服務,進行産業指導。該苗木基地當年形成規模,當年産生經濟效益,50余貧困戶進基地打工,平均年增收6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