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熱幹面、學做包子…… 留學生吉慶街嘗遍老字號
武漢旅遊志願者為留學生講解吉慶街的故事 長江日報記者黃麗娟 攝
吃一碗正宗的熱幹面,學習將包子捏出一道道褶兒……4日上午,在吉慶街,在武漢旅遊志願者的帶領下,留學生品武漢美食,紛紛豎起大拇指,“真是太好吃了!”
4日10時,“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武漢旅遊志願者在行動”系列活動第二站走進吉慶街,旅遊志願者們帶領武漢地質大學絲綢學院的21名外籍留學生遊玩,用英文講解吉慶街的故事,講解武漢美食。旅遊志願者董繼武告訴留學生們,在這條全國著名的民俗文化一條街上,可以一次吃遍武漢老字號美食。走過吉慶街的方言墻,留學生們跟著旅遊志願者譚海平學起了武漢方言“靈醒”。
“武漢的鄉愁是一碗熱騰騰的熱幹面。對於武漢人來説,過早首選是熱幹面,但是你們知道怎麼調製出一碗好面麼?”聽著旅遊志願者錢文康的介紹,外籍留學生們走進蔡林記熱幹麵館。
熱幹面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王永中師傅,現場展示正宗的熱幹面製作。一份面放在滾水裏燙上8到10秒,加滷水、紅蘿蔔丁等配料,然後淋上一勺芝麻醬。
來自東帝汶的魯克,在武漢學習了三年,他用筷子熟練地攪拌著熱幹面,吃完豎起大拇指,“我是第一次來吉慶街。感覺這一家的熱幹面芝麻醬特別香,紅色的蘿蔔皮味道也讓人印象深刻。”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表示,他嘗過很多地方的麵食,“感覺武漢的熱幹面是NO.1。”
嘗完熱幹面,外籍留學生和旅遊志願者們一起,又來到德華樓動手做包子。來自孟加拉國的瑞澤,全神貫注地看著師傅做包子。當他看到師傅將每個小麵糰都放在一個小秤上,好奇地問為什麼還要稱重?師傅告訴他,每個包子的面劑和餡料都是嚴格控制重量的,這樣做出來的包子大小保持一致,不管是外觀還是味道才會完美。
在品嘗環節,來自坦桑尼亞的真真看著托盤上大小一致的包子,“真漂亮啊!”吃著包子,她連連稱讚,“好吃!好吃!”(長江日報記者 黃麗娟 通訊員 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