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經驗”醫治“長江之病”
原標題:“湖北經驗”醫治“長江之病” 長江重要生態指標呈積極變化
家住長江邊,如何守護一江清水?12月12日,湖北省委宣傳部召開的省政府政策文件解讀走深走實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八場,解讀《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等湖北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相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介紹湖北省主動作為,探索出實施專項戰役、分類施策、協同作戰、標本兼治等“湖北經驗”,切實推進長江大保護。目前,全省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長江重要生態指標呈積極變化。
15個專項戰役解長江之痛
長江出入湖北斷面始終保持在Ⅱ類;宜昌黃柏河重現白鰭豚的“笑臉”;長江856萬平方米岸線重現綠色……自去年6月湖北省出臺《方案》,正式打響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長江的變化。
《方案》將十大標誌性戰役任務細化為沿江企業關改搬轉、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河道非法採砂整治、船舶污染防治、尾礦庫綜合治理、岸線資源清理整頓、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專項治理、企業非法排污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固體廢物污染治理、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等15個專項戰役。“這些都是湖北省長江大保護中的一些頑瘴痼疾,是群眾最關心的重大環境問題,十大標誌性戰役就是要醫長江之病,解長江之痛。”湖北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十大標誌性戰役指揮部副指揮長胡道銀説。
這些專項戰役分別由湖北省經信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等8部門牽頭負責。15個專項戰役分別成立指揮部,由牽頭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指揮長,並成立專班,建立工作機制,強力推進。
年初,各專項戰役牽頭部門制定重點任務、工作措施、責任部門、完成時限等“四單”;年中,對照清單,進行調度分析;年末對各項任務匯總結賬。17個市州結合實際和“四單”目標任務,制定具體措施,全力推進落實。湖北省指揮部辦公室根據工作目標任務,定期開展督辦通報,並對各地、各部門考核排名。
分類施策 協同作戰
“推進長江大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胡道銀説,需分類施策,協同作戰。
《方案》針對長江水中、岸上、地上的污染問題,採取不同措施。水中,重點進行船舶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地保護,包括推廣岸電建設、船舶改造達標排放、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處置監管等。岸上,到2020年全面落實“一控兩減三基本”措施,即控制農業用水量,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畜禽糞污、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綜合循環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有效遏制農業面源污染;非法碼頭取締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完成非法碼頭取締後恢復岸灘原貌和灘地復綠。地上,3年內全省尾礦庫數量控制在200座以內;到2020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不低於95%。
協同作戰也是重要“法寶”。湖北省指揮部主要負責統籌調度、協調督辦,加強與市州、各專項戰役指揮部的溝通協作。各專項戰役指揮部既要牽頭做好專項戰役,銜接配合各部門,還需對市州專項戰役加強業務指導。“這樣才能防止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做到全省上下共同發力。”胡道銀説。
非法採砂整治涉及多地多個部門,靠一地一部門無法管,特別是兩市交界處容易成為“漏洞”。武漢市積極協調長江上游荊州、咸寧,下游黃岡、鄂州,漢江上游漢川等地,制定了市際交界江段聯管聯治工作方案,並整合了各地港航、海事、公安等部門執法力量,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按月輪流執法駐守,管住了市際交界水域的非法採砂行為。
長江生態指標呈積極變化
十大標誌性戰役,讓荊楚大地水更清、地更綠、天更藍。
湖北省率先在沿江省份中出臺了《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實施方案》,並在産業政策執行等六個方面予以支持保障,投入資金約6億元。截至10月底,全省共有196家沿江化工企業完成關改搬轉。這不僅解決“化工圍江”問題,也推動化工企業轉型升級。據統計,2019年1-10月,全省石化行業增加值增長7.8%,實現業務銷售收入4337.8億元、利潤2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25.3%,石化行業運行品質和效益明顯好轉。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明顯,全省214條城市黑臭水體,已完成治理205條,完成95.8%,荊州、咸寧、襄陽獲批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長江沿線加快已取締碼頭生態修復,復綠面積超過856萬平方米,並啟動了漢江、清江等主要支流碼頭整治,截至目前,漢江已取締非法碼頭252個、規範提升碼頭6個,清江已規範提升碼頭4個;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十堰市將35%的版圖面積納入生態紅線管控範圍,並成功舉辦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
十大標誌性戰役推進帶動了生態建設全面發力,全省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與2015年相比,2019年1-10月,全省納入國家考核的114個地表水水質斷面,優良比例從由79.8%提高到85.1%,劣Ⅴ類比例由8.8%下降到1.8%;城市PM2.5累計濃度均值同期下降33.3%,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期上升6.4%。(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熹 通訊員 李茂軍 周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