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體育學院:守初心 擔使命 凝聚脫貧攻堅的武體力量
“要不是工作隊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拉了我一把,現在的生活想都不敢想。”貧困戶蔡校明手捧著“大悟縣百名脫貧標兵”的榮譽證書,臉上笑開了花。
兩年前,蔡校明丈夫因病去世,家裏欠下十幾萬的外債。工作隊入戶了解情況後,立馬給她送來慰問金,還帶來了百隻雞苗,鼓勵她開墾魚塘致富。現在,她的年收入達到3萬元,除去生活生産成本,還能結余1萬元,家裏建起了新房,外債也在逐步償還。
近年來,武漢體育學院(下文簡稱“武漢體院”)整合資源優勢,對口幫扶地方,助力當地實現了脫貧致富質的跨越。目前,對口幫扶的大悟縣豐店鎮方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0戶,已經脫貧114戶,按期實現了摘帽脫貧的目標。村容村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建成78千瓦光伏發電基地和160畝油茶基地,全村道路安裝了104盞太陽能路燈,建設了土雞養殖合作社,新建的村委會大樓已投入使用。
聚焦短板 邁出“脫貧”第一步
2017年,武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良明接棒擔任第三批駐村工作隊隊長,剛到方崗村時,擺在面前的可不是一般的難題。方崗村地處大別山區,産業基礎薄弱,沒有集體收入、沒有富民項目、沒有路燈、沒有潔凈水源,村部也十分破舊。最為急迫的是,由於看不到産業發展的希望,村民找不到致富的路子。
在村裏的黨員大會上,駐村工作隊員宣講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和村民達成了共識:幸福是自己奮鬥出來的,大悟縣光榮的革命傳統不能丟。
在前兩批工作隊工作的基礎上,工作隊與村幹部一起制定了基礎設施建設、光伏發電、生態養殖、民生工程、教育助學等專項項目,明確了每個項目具體的指標要求、實施時間、實施部門。與此同時,大悟縣“兩扶三保”政策全面鋪開,貧困戶發展養殖、種植業,可以獲得政府補貼。學校落實政策,投入專項資金,出資購買魚苗、雞苗、豬仔直接送到貧困戶手上,帶領貧困戶邁出“脫貧”第一步。
全員參與 眾人拾柴火焰高
在政策支持下,貧困戶總算走出“脫貧”第一步,紛紛開始發展生産。然而,如何讓農産品銷出去,這又讓駐村工作隊犯了難。
“沒想到,雞養得差不多了,購買力自己找上了門。”談及此,王良明也覺得有些驚訝,最開始,只是幾位老師向駐村工作隊購買農産品,幾個月後,購買農産品的武漢體院教職工越來越多。2017年底,從駐村工作隊手中銷售的農産品金額近萬,王良明組建了方崗村農産品校內微信直銷群,搭建起穩定的致富橋梁。
“銷得出去,村民才沒有後顧之憂。”多年前,養殖大戶談得寨就在村裏開辦了養雞場,但銷路不穩定,養雞場沒過多久就關了門。
“這些自發的購買,其實是學校教職工對扶貧工作默默的支持。”王良明補充道,實際操作中,農戶自産自銷的農産品在標準上很難統一,以土雞為例,為方便管理,土雞論只賣,大小難免有差異,但教職工們並未糾結於此,通過校內微信直銷群,農戶銷售農副産品達60多萬元。
此外,武漢體院還充分利用學院的體育資源,發揮科教優勢,組織大學生到當地中小學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志願者關愛留守兒童、“歡樂體育行”等教育幫扶活動,並在豐店鎮中小學設立大學生教育實習基地,為豐店鎮輸入優質體育教育資源的同時,更激發了孩子們的求學志向和奮鬥目標。還多次開展文藝下鄉、醫療下鄉活動,組織師生為方崗村繪製文化墻,讓村民不出村寨,就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扶貧工作讓師生深入基層,回報社會,也讓師生在實踐中受到教育,獲得成長。”武漢體院組織部部長王櫟表示,武漢體院全員參與扶貧的生動實踐,拓展了扶貧工作的外延,也凝聚了師生回報社會的共識,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啟發。
不忘初心 扶貧接力已十年
方崗村脫貧攻堅的路子走得穩,幹得實,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多年來武漢體育學院對口幫扶當地的經驗探索。從2009年開展的“城鄉互聯、結對共建”,到2011年全省開展“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戶”,再到2015年全國實施精準扶貧方略,10年來,武漢體院先後選派33名幹部駐村工作,百分之九十的在職教職工都曾來到扶貧第一線向貧困戶伸出援助之手,武體人以滴水穿石的拼搏精神,闖出扶貧脫貧的改變之路。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年,學校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注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全力以赴提高脫貧攻堅品質,不勝不休、久久為功。
目前,方崗村以村黨員活動中心為脫貧攻堅的中心點,建成78千瓦的光伏連片基地、養殖合作社和水産養殖小組,形成了“一點帶三片”的産業格局,村民人均年收入萬餘元,切實改善方崗村貧困戶的發展條件。
“脫貧攻堅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學校要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結合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多元化精準扶貧路徑,真心實意幫助貧困戶精準脫貧。”武漢體院黨委書記彭道海堅定地説。(朱妍玨 邱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