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2019年湖北經濟高品質發展回眸(上)
疾風知勁草,歲寒識松霜。
2019年,不平凡的一年。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頂住壓力,扛住衝擊。時近年關,湖北經濟正在平穩收官,完成全面目標勝利在望。
回望即將過去的2019年,湖北主要經濟指標穩居全國第一方陣,顯現出極明顯的特徵——“穩”。
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分別增長8.1%、8%、7.8%,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同期1.7、1.7、1.6個百分點,高開穩走,中部領先,快於全國。
截至9月底,湖北省GDP增速已連續15個季度穩定在7.6%-8.2%區間,預計湖北省全年GDP增幅仍將穩在這一區間。
開局熱騰騰
4月18日,當湖北省統計局公佈8.1%這個“提氣”的一季度GDP增速時,許多人還有些驚喜。
畢竟2018年,全國GDP增幅已從上年的6.9%緩至6.6%。
未雨綢繆,必開好局。
2018年底,省委全會暨全省經濟工作會上就提出,2019年是“大考之年”,要把困難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應對措施準備得更萬全一些;主動應對挑戰,保持戰略定力,抓早抓細抓實,力爭良好開局。
省委省政府提前部署,各級各部門抓早抓實,2019年一開年,荊楚處處一派比著幹、爭出彩的火熱景象。
一季度,各市州重大項目紛紛集中開工,1270個項目總投資9100多億元;光谷首季新註冊企業4852家,同比增長29.63%,相當於每天新註冊54家,可謂熱氣騰騰。
良好的開始,成功的一半。接下來,湖北經濟一路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好于預期——
上半年,GDP增速8%,同比加快0.2個百分點,居中部第2、全國第6,成為全國不多的“逆勢而進”省份,主要經濟指標扭轉了前兩年增速排位後移的不利局面,重回“全國靠前、中部領先”。
前三季度,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齊發力,同比分別增長10.7%、10.3%和10.4%。
精準發力,以進促穩。湖北省搶抓國家政策窗口期,新增政府債券1400多億元,漢十高鐵、鄂州機場、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快馬加鞭,既補短板又穩住了投資。前三季度,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7.1%,高於投資增速6.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一場聲勢浩大的固基工程——萬企萬億技改工程火熱推進。“近3年,三環鍛造不惜血本技改,累計投資4.8億元建立數字化車間,打造出亞洲最大精密鍛造中心和亞洲最大商用車轉向節生産基地。”三環鍛造董事長張運軍表示,公司已入選工信部“工業大數據服務平臺”試點示範企業。1-11月,全省工業技改投資、高技術投資、電子設備製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8.4%、17.6%和32.4%。
形勢穩,信心穩。前11個月,民間投資增長12.0%,繼續呈加快增長之勢。
“穩”得有品質
穩的基礎牢不牢?韌勁強不強?
分析2019年以來經濟運行形勢,湖北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葉學平認為,湖北經濟穩得有品質。
品質來自數據本身的品質、穩定性,還有重要指標數據的匹配度。
“糧穩天下安”。1月至11月,全省農業發展形勢穩,糧食總産545.07億斤,連續7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
穩就業,乃“六穩”之首。前11個月,全省新增就業達87.95萬人,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僅為2.48%。57%的新增就業發生在第三産業,僅光谷就聚集互聯網+企業2100多家,從業人員逾10萬人。湖北省人社廳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處長張國慶説,就業結構的變化顯示出湖北省服務業發展的強勁勢頭。
金融,經濟的血液。前11個月,為穩增長“托底”的製造業貸款同比增長10.3%,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5年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而且製造業信用貸款佔比超七成,中長期貸款佔比超六成,顯示出製造業對未來的良好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反映實體經濟景氣度的重要指標——湖北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連續6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後,11月重返擴張區間,升至51.3%的年內最高點,比全國平均水準高1.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整體生産形勢開始明顯回暖。
外貿外資穩穩妥妥。2019年前11月,全省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97家,實際利用外資超120億美元,目前來鄂世界500強企業已達314家,新增34家。“很慶倖,我們選擇了湖北這個朋友。”12月3日,康明斯副總裁彭立新感慨地説。
一花獨放不是春。得益於“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産業發展佈局,武漢芯屏端網産業集群規模突破3000億元,助力武漢強勁進軍“新一線城市”。襄陽、宜昌雙雙向GDP5000億進發,“副中心”地位更加凸顯。荊門、孝感、荊州、黃岡經濟總量紛紛上臺階,多極發展格局已經形成。
葉學平説,有了這些穩,才是真正的“穩”。
行穩能致遠
應對風險挑戰,歸根結底還是要主動作為,辦好自己的事。
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狠抓“六穩”,高位推動投資和項目建設,牢牢扎穩投資和項目建設這根“定海神針”。
前11個月的投資貢獻榜上,湖北省基礎設施投資表現搶眼,同比增長16.6%,拉動投資增長5個百分點。
産業項目光彩奪目。京東方、長江存儲等芯屏端網重點項目投資高歌猛進,點亮10.5代液晶顯示屏,量産國內首款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到10月,華星光電産值突破百億,成為湖北首家産值超百億的半導體顯示面板企業。
“2019年湖北省重點項目的投資進度,大大超預期。”湖北省發改委相關人士稱,截至11月底,2019年41個省委省政府督辦的重大産業項目、316個省級重點項目分別完成全年計劃的120.3%、135.4%。
堅持穩中求進,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成為推動湖北省經濟穩中有進、高開穩走,交出沉甸甸年度答卷的決定性因素。
非常時期,穩就是進。經濟穩不住,一切難穩住。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成為湖北2019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2018年12月29日,省委全會描繪出“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産業發展佈局,成為新時期湖北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
“中部地區發展勢頭能不能持續下去?能不能在先進技術、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有更大突破?能不能在高品質發展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道路上越走越好?”面對時代之問,湖北謀劃打造推動中部地區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部崛起等穩步推進,書寫湖北區域協調聯動發展新格局——
武漢加快建設四大國字號基地和芯屏端網、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三大世界級産業集群;襄陽實施“三年工業倍增”行動,由製造中心向智造中心跨越;宜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每月一歌”,全年集中開工項目逾百個,總投資上千億元。
保持戰略定力有底氣,精準發力有方向。
當前湖北省轉型升級態勢持續推進,一系列逆週期調節的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服務業對經濟貢獻率已超五成,消費潛力正不斷釋放,湖北經濟正在獲得強有力的穩健支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