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培養“芯人才” 補強“芯短板”
原標題:培養“芯人才” 補強“芯短板”——寫在我省首個晶片産業學院掛牌之際
“晶片産業人才供給不足,培養高素質應用人才時不我待!”1月4日,湖北省首個晶片産業學院在湖北工業大學掛牌。掛牌儀式上,多名與會的上市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同聲感慨。
晶片産業為湖北省十大重點産業之一。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積體電路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材料等相關企業有200多家,産業規模300多億元,近5年來年均增速20%以上;“芯屏端網”相關企業近400家,産業規模3000多億元;涌現出長江存儲、武漢新芯、烽火科技、高德紅外、夢芯科技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研發生産企業。湖北省晶片産業初步實現從設計、製造到封裝測試、材料供應的全鏈條,建設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産業聚集區,為促進湖北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晶片産業人才短缺,成為這一高端産業發展“短板”。襄陽臺基半導體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晶片産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其董事、副總經理顏家聖説,公司已形成從設計到晶源製造、分裝、應用、銷售的成熟模式,每年要招十幾名技術人員,但10萬元至30萬元的年薪,請不來一個本科生、碩士生,好不容易招來了,也存在培養週期長、易流失等問題。
“2020年是國家儲存器基地落戶武漢的第五年,也是晶片儲存技術克難奮進的關鍵期。”湖北省半導體協會會長、長江儲存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道虹説,“晶片産業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競爭。”
據了解,湖北省僅有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高校設置了積體電路相關專業,每年畢業生不足3萬人,人才供給與産業增速不匹配。
湖北工業大學校長劉德富認為,從現有高校晶片相關人才培養的供給結構來看,晶片人才培養覆蓋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和晶片應用等産業鏈的各個環節,但人才供給數量上,晶片設計和應用環節人才相對較多,而晶片製造人才偏少,這與湖北省國家級記憶體基地定位,和未來發展趨勢存在偏差。
湖北工業大學參照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標準,成立晶片産業學院,建設晶片設計與工藝實驗中心,力邀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昌大學副校長江風益擔任學院學科專業建設委員會主任,並聘請國內外晶片領域知名學者、企業專家擔任專兼職教授。學院佔地2000平方米,設積體電路設計、微電子工藝、半導體器件測試三個功能區,覆蓋晶片設計、製造、封測等貼近企業實際需求的實踐環節。
“讓人欣慰的是,湖北省晶片産業高端人才儲備正在增強。”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晶片龍頭企業長江存儲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近3000人的碩博研發團隊;目前,教育部、科技部分三批在全國支持建設了20家“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華中科技大學入圍,該校成立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吸引武漢新芯、美國新思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等簽訂合作協議,學院現有7個微電子相關碩士點、5個博士點和2個博士後工作站;另外,武漢已聚集積體電路産業核心鏈企業100多家,從業人員近1萬人,大部分是本科、碩士以上學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陳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