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建立作風建設聯合監督機制
“以前村委會門口挂蠻多牌子,看著熱鬧,其實沒什麼用。2019年摘牌了,清爽多了。有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兩塊牌子就可以了。”1月3日,在監利縣紅城鄉石螺村村委會門前,村民李長鐸向前來監督檢查的紀委監委幹部説。
李長鐸所説的“摘牌”,是指荊州市委組織部大力整治村(社區)活動場所形式主義掛牌問題的統一行動。
“在荊州,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不是紀委‘單打獨鬥’,而是形成了黨委擔起主體責任、紀委擔起監督責任、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可喜局面。”荊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説。
該市建立作風建設聯合監督工作機制,將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融入各職能部門的工作中,推動組織、宣傳、統戰、政法、信訪、發改、財政、環保、審計、扶貧等各職能部門“協同作戰”。2019年,這些部門共向市紀委監委移交問題線索30余個,市紀委監委依據線索嚴肅處理44人。
該市紀委監委機關與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加強協作,完善聯合督辦工作機制,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等8個方面開展聯合督辦、直查直辦,查出“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批示落實批示”典型問題10個,問責11家單位、23名幹部。
松滋市城東污水處理廠改造項目上報不實問題發生後,荊州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成立聯合核查組,對查出的問題嚴肅問責。共問責5家單位、14名幹部。
該市還健全“434”立體監督體系。“4”即上下聯動式交叉檢查與明察暗訪相結合等四個結合,“3”即開展“四風”問題專項巡察等三項機制,後一個“4”即嚴查關鍵少數、重點崗位等四個重點。2019年,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495個,處理617人。(湖北日報記者楊宏斌、通訊員朱朝陽、黎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