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公共預算支出75.5%用於民生
樊城區市民在新建的菜場買菜。(視界網 張沛 攝)
1月4日,襄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公佈,在2019年,該市傾心竭力惠民生,全市民生支出佔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5.5%。
城市老舊小區煥然一新,邊遠山區接通安全水,新校園裏書聲朗朗……襄陽聚焦民生補“短板”,增強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100個老舊小區面貌一新
襄城區礦山小區、華龍小區、土地局家屬院和化機廠家屬院,融在了一起。
1月1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駕車從礦山家屬院大門進去,經過土地局家屬院,來到華龍小區,隨後便可上城市幹道。記者發現,小區圍墻已打通,新建休閒廣場3處;道路、下水管網已維護和翻修,增設消防設施6個。
改造前的四個小區,都是典型的“三無小區”,沒有配套的物業管理,生活雜物亂堆亂放,亂搭亂建點多達133處,違建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路面破損嚴重,排水系統不暢,雨天積水嚴重;4個小區由院墻分隔,無循環通道,消防、救護車進出困難;無監控設施,經常發生被盜案件;綠化不足,缺乏公共休閒場地。
襄陽市住建局副局長田春生介紹,襄陽市出臺《襄陽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計劃從2019年開始,用三年時間,完成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
根據前期摸底,該市將666個老舊小區納入改造範圍。這些小區都是2000年以前建成,小區功能缺失、物業管理缺位以及“臟亂差”。2019年,該市完成100個老舊小區改造,分別對小區拆除違章建築、改造給排水及燃氣等地下管道、規整遷改弱電管線、硬化黑化道路、劃設停車位、美化圍墻、更換路燈,並新增綠化及室外公共休閒空間、公共活動用房、門禁道閘、視頻監控等。
據悉,2020年,該市將200個老舊小區和64條背街小巷列入改造計劃。
17萬多農民告別“飲水難”
在保康縣馬良鎮漆園村集中安置點,週全運家的屋檐下襬放著3個接水桶和水槽;二樓平臺上,放著一個超大蓄水桶。
“水龍頭一擰,水就流出來了,甜啊!”週全運説。
周家原來住的地方,在距離移民點3公里左右的山坡上,屬於喀斯特地貌,吃水是第一難題。水源靠天降雨水,水窖為死水,一到夏天水池游動著小蟲子……
在移民點附近的山坳裏,政府打了一口1064米的深井,建了水廠,可服務周邊7個村。2019年6月,週全運和鄉親們終於告別了“飲水難”。
襄陽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長金國清介紹,該市累計投資18億元,建成“千噸萬人”集中式供水工程70處,“百噸千人”供水工程197處,“百噸”以下供水工程及分散小型供水工程共5217處,累計解決44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其中,2019年,該市新建和維修養護飲水安全工程792處,解決17萬多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城區新建12所中小學
襄州區紫荊花園小區的胡先生,家住濱江濱河片區。目前,他的孩子讀小學四年級,由於片區沒有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不到襄州區七中上學。
2019年秋季,襄陽市決定在濱河片區啟動興建襄州區五中,規劃為九年一貫制非寄宿制學校,辦學規模54個教學班(其中小學36個班,初中18個班)。該校一期徵遷工作基本完成,將於2020年9月投入使用。“到2020年秋季,我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學了。”胡先生十分期待。
襄陽市教育局副局長劉朝志介紹,2019年開始,該市連續將教育建設列入民生實事,解決師資力量和教舍嚴重不足、入學難、“大班額”等問題。2018年,該市在中心城區開工建設12所中小學校,新增學位17790個。同時,新建改建擴建18所公辦和普惠性幼兒園,新增學位3220個。目前,10所中小學校完成主體工程,3所學校2019年秋季開始招生;新建、改擴建的18所公辦和普惠性幼兒園,主體工程全部完工,10所已經竣工驗收(其中3所已經投入使用),8所正在裝修,預計春節後進行驗收。
2019年,襄陽市教育惠民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元,其中襄州區五中分兩期建設,預計投資超過3億元;新建成的高新一中投資1.08億元,樊西新區學校、東津浩然中學、襄州區八中、高新區鄧城學校等,建設費用都超過5000萬元。
襄陽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十件民生實事”顯示,2020年,該市計劃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20所,增加學位22820個。其中,中心城區11所,增加學位10420個;新建改擴建普惠性幼兒園17所,增加學位2925個,其中,中心城區10所,增加學位2015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姜遠海 通訊員 周定武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