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協商巧解矛盾 武漢戶部巷“解封”人氣更旺
歷經180天,2019年10月2日,武漢戶部巷解除封閉,以全新風貌迎客。“從抗拒封街到參與改造,政協創新讓商戶居民自治,改造改出了老百姓對政府的認同感、改出了商會自治的成就感。”1月11日,省政協無黨派人士組審議時,省政協委員向悅透露這一信息。
戶部巷是武漢名小吃一條街,是遊客必備“打卡點”。然而,戶部巷基礎設施老舊,臟亂差、火災隱患等問題凸顯,2019年4月,政府決定對戶部巷封街改造。
封街改造,意味著幾個月不能做生意。如何疏解商戶的不滿情緒,化解矛盾?武昌區以創新社會治理為契機,由政協主抓商戶協調工作。
第一次協商會,武昌區政協請來幾位特殊的參會人員。
連續12年關注戶部巷的記者,和商戶們坦誠交心;戶部巷改造方案的設計師,向商戶們展示美好藍圖;以90後為代表的武昌區工商聯年輕一代企業家們,給商戶們講解“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小吃街”;戶部巷附近居民向商戶“訴苦”,被油煙弄得苦不堪言……
戶部巷餐飲轉型迫在眉睫。封街改造,不正給了商戶外出學習的機會嗎?武漢市餐飲協會會長劉國梁反復動員。
一番深入地交心談心,終於打動了商戶。
徐嫂糊湯粉老闆徐嫂最開始很抗拒封街改造。經過協商溝通,她舉雙手贊成,消防不過關,一旦發生火災,最終受害的還是商戶自己。
400多次大大小小的協調,商戶從“要不要封街改造”“封多少時間”,到“油煙、油水分離怎麼改”“整改後的戶部巷如何設計”,共識慢慢凝聚,矛盾逐漸化解。
事實證明,封街改造後的戶部巷,活力更足。向悅説,以10月2日這一天為例,2016年當天遊客為11萬人次,2017年為13萬人次,2018年為14萬人次,2019年改造後當天達到24萬人次。
“協商的過程,是信息對稱、理性表達、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凝聚力量的過程。”向悅説,此次順利地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充分證明民主協商在創新基層治理方式上大有可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廖志慧)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1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