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農科院為建設農業強省注入“科技芯”
原標題:省農科院面向産業需求抓研發 為建設農業強省注入“科技芯”
糧豐工程南漳示範基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孟靜 攝)
1月10日,記者從湖北省農科院獲悉,該院水稻分子及細胞工程育種創新團隊被授予“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
這項成績的取得,是湖北省農科院近年來加快科技創新的結果。
2016年以來,湖北省實施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省農科院保障農業科技有效供給,圍繞“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以提高農業供給品質為主攻方向,培育農業新動能,壯大農村新産業新業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湖北省建設農業強省注入“科技芯”。
2019年,湖北省農科院在研項目871項,其中新上科研項目349項。落實計劃經費2.6億元,到賬經費2.35億元。獲科技獎勵23項,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20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或省級審(認)定或登記,31項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通過評審或頒布實施。獲得國家授權專利、軟體著作權及植物新品種權共110件,1個獼猴桃品種獲歐盟植物新品種權證書。SCI、EI收錄論文89篇。
湖北省農科院始終強化自主創新,加大對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攻關力度,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服務鄉村振興、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等國家戰略的科研項目應運而生。實施“優質稻品牌創建關鍵技術研發”等123個重點項目,培育“蝦稻共作”專用水稻品種“蝦稻1號”,“巨2優60”獲得國家綠色超級稻品種認定,“鄂中5號”獲第二屆全國優質稻(秈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
湖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劉曉洪表示,省農科院將堅持成果強院,進一步調整優化學科建設佈局,打牢國家重大項目的立項基礎。狠抓關鍵少數領域的技術研發,爭取走在全國前列,立足基層需求,狠抓應用技術的研發,解決農業生産實際問題。抓緊選育具有湖北自主知識産權的新品種,為叫響湖北農産品品牌貢獻科技力量。(湖北日報記者孟靜、通訊員嚴念東、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