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3小時實現武漢江夏“方艙醫院”通電
國網武漢江夏區供電公司團隊奮力施工 供圖 江夏區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胡禮國 通訊員 姚華力 祝剛):2月4日17時40分許,在雷神山醫院工地忙碌了一整天的國網武漢江夏區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張鐘毓正在公司食堂吃晚飯,此刻手機突然響起,接過對方的電話後,張鐘毓沒有來得及猶豫,連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叫上隨行的工作人員余克強和李俊一起,向江夏區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奔去。
原來,張鐘毓剛接到的是江夏區政府防疫指揮部門的緊急電話,由於武漢市決定在江夏區臨時建立一座“方艙醫院”作為隔離點,集中收治和隔離“四類人員”(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據了解,由江夏區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二樓和三樓改造而成的“方艙醫院”共設置床位1000張左右,專門用來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熱患者,為保護醫護人員,避免交叉感染,戶外中心一樓分割成了8間醫護人員辦公室及病人治療區,醫院部分區域需新增21台空調等電器,整個醫院建設時間只有20個小時,2月5日10時就要正式投用,醫護人員區域動力電源2月4日晚必須接通。
“馬上準備召集人員,調集材料,準備前往江夏‘方艙醫院’送電。”張鐘毓步履匆匆,通過電話通知相關人員。
經過現場勘查,醫護人員區域需要重新敷設電纜,而現場缺乏三相四線電源點,從電纜井中接出來的分接箱需要分別佈線,按照“3+5”的電纜出線敷設方式,從室外漆黑的電纜溝內重新引線,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時間在大家的焦慮中一秒一秒地過去,現場20人的施工隊伍分成4個小組,隨時準備“戰鬥”。
“第一小組負責電纜井的引線電源,第二小組負責分接箱安裝……”19時30分,經過一番慎密的考慮,張鐘毓迅速拿出了一套臨時施工方案,將工作任務下派到4個小組負責人,並細化工作任務和要求。
館內燈火通明,大家按照各自的分工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有的扛電纜,有的鑽孔,還有的幫忙傳遞工具和材料,與時間賽跑。
通電保障團隊在對設備進行調試 供圖 江夏區委宣傳部
21時17分,電纜井與連接箱之間的電纜接通,張鐘毓與工作人員一起,對電纜相序進行核實,並貼上標識。
22時10分,分接箱、開關及空調之間的連線貫通,工程全部完工,4個小組分別又對各自的工段進行全面復核。
22時30分,張鐘毓收到4個小組負責人的完工彙報,請求送電,放心不下的張鐘毓又帶領醫院方維護人員對配電房的設備及負荷狀況做送電前最後檢查。在對每一段分接箱進行試送後,經過3個小時的時間賽跑,“方艙醫院”正式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