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夷陵觀音堂村:早行動早防疫 藍帳篷守平安
觀音堂村藍色帳篷 供圖 夷陵區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張雨晴 通訊員 高秉政):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觀音堂村,一條200米長的警戒線將擴大範圍的醫學留觀人員隔離在家,黨員、群眾在警戒線外10多米遠的地方支起一頂藍色帳篷,24小時輪流值守。“我們連著幾天吃泡面,輪流值守,就是要盡全力護住他們。”觀音堂村黨總支書記朱永波説。
1月22日,觀音堂村發現了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從發現的那一刻起,觀音堂村黨員、群眾就紛紛行動起來。
朱永波表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觀音堂村緊緊落實一個“早”字。從發現發熱病人到120救護車到村送診,只需2小時;篩查鎖定周圍密切接觸人群,只需4小時。通過篩查,觀音堂村對5位密切接觸者和19位間接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留觀,另外,將病人屋場周邊100米內的25戶69人全部“鎖定”。一條警戒線,隔離不隔心。鎮、村安排信息員負責監督和代購生活物資,健康管理員負責消殺和每天體溫監測,心理疏導員負責居家情緒疏導。
觀音堂村防疫標語橫幅 供圖 夷陵區委宣傳部
據介紹,觀音堂村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居家留觀人員,主要都居住在省道與村道交匯的岔路口邊,是車輛、人員過往的要衝,所以觀音堂村決定在此設卡,安排專人24小時輪流值守。然而,全村3986人,村幹部只有5個人,算上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和鎮上的包村幹部,也才不到10個人。駐村第一書記李道坤,已經58歲,膝蓋不好,仍然每天上路,攔停車輛、勸返行人。鎮政府包村幹部陳天周也已56歲,天天忙著運送物資,統計信息。要24小時值守,特別是大冷天裏值夜班,需要更多的年輕人。
朱永波把人員困難在村微信群裏一説,立馬就有人站出來報名。
“我看到村裏、組裏的微信群説了需要大夥兒幫忙去帳篷裏值守的事,好多人報名,黨員、群眾都有。”觀音堂村村民黃彬彬説,他本來就在鎮機關幼兒園當保安,習慣了值守,又是黨員,義不容辭地站了第一班崗。
1組村民黃殿玉,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一次,他也自告奮勇要去帳篷裏值夜班。“村裏幫過我很多,現在人手不夠,我又是退伍軍人,更要站出來。疫情防控好了,為大家,也是為自己。”黃殿玉説。
帳篷裏,只有一張簡易床、一把小凳子、一個取暖器。值夜班的黨員李正權説:“兩個人輪換,大部分時候都在外面值守,太冷了就進去取取暖,一刻也不敢馬虎。”
朱永波介紹説:“留觀區值班值守,我們定有規矩。黨員執勤佩戴黨徽;值守人員負責道路交通管制,非經允許車輛禁止通行;值守人員配合村醫進行警戒線內住戶的外沿消殺;留觀家庭人員一律不得外出或與人接觸,封條車輛一律不得啟用;留觀區域人員如有特殊情況,人員外出或接觸其他人員、身體不適等及時報告村委會;值守人員隨時配合鎮指揮部和村委會在點上的臨時性工作。這些要求,大夥兒完全做到了。”
幹部、黨員、群眾,守護著疫情中的山村。如今,專家建議的14天醫學觀察期已到,觀音堂村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居家留觀人員,均無發病跡象。村裏被確診的村民,經過醫院治療,已轉危為安、漸漸好轉。觀音堂村的藍帳篷外,每一個夜晚,繼續有人默默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