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千萬雙手托舉一個個生命

2020-02-18 11:41:0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編者按】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湖北、武漢,作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

  殷殷叮嚀言猶在耳,鏗鏘號令響徹長空。湖北省疫情正處在高位運行的持續增長期、攻堅克難最吃勁的關鍵期、重中之重決戰之地的窗口期。“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早日穩定局勢、扭轉局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2月15日,湖北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吹響了攻堅拔寨的號角。

  成功從來不易。愈是膠著之時,愈需要發揚幹勁、衝勁和韌勁。自今日始,本報推出“攻堅克難硬措施”系列報道,聚焦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硬舉措,請廣大讀者關注。

  時間就是生命,在這一刻顯得彌足急切。時間不等人,疫情的蔓延更不等人。

  進入疫情阻擊戰最吃勁的膠著階段,更需要咬緊牙關、不勝不休。

  病房裏,一線醫護人員在不斷從八方匯聚,優化診療方案,堅持中西醫結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病房外,落實應收盡收,加快定點醫院、隔離點和方艙醫院建設,堅持防控靠前、救治靠前,“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窗口期,全力以赴,爭分奪秒,攻堅克難,千方百計救治患者的戰鬥正在緊張進行。

  想千方設百計,打一場遭遇戰

  截至2月16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8182例,其中武漢41152例。

  數據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需要千萬雙手去托舉的生命。

  曾經一個嚴酷的事實擺在眼前:2月初,武漢市第一批徵用的7家醫院2462張床位,已滿;第二批3家醫院約1380張床位,已滿;第三批徵用的14家醫院提供的近5000張床位也迅速飽和……

  2月5日,湖北立下軍令狀: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2月15日,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提出“千方百計提高收治率治愈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2月16日,全省疫情防控視頻調度會提出“以更堅決的態度、更嚴厲的措施、更紮實的作風,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

  從最初僅有兩家傳染病醫院符合收治條件,到分批次緊急改建增加定點醫院;從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成移交,到改建一批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包括武漢在內的全省各地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

  定點醫院一擴再擴。漢口醫院6小時緊急完成門診“三區二通道”改建;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緊急改建開放,開通3個病區;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緊急改建增設700張床位……在武漢,定點醫院從首批7家擴至46家,各市州也擴至百餘家。

  火神山、雷神山彰顯中國速度。1月24日、26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先後動工。僅用10余天時間,兩座用於集中救治的醫院拔地而起,共提供床位2500張。黃岡用3天時間緊急將大別山醫療中心改建為有1000張床位的集中救治醫院。孝感則通過徵用已有醫院,設立4家“小湯山”模式醫院,擁有床位990張。

  方艙醫院“臨危受命”。原本應用於軍方野戰治療救援的方艙醫院也首次大規模運用於地方救治。截至16日,武漢已開放9個方艙醫院,有6960個床位。

  一切努力的目標就是:病床要“跑”在患者前面。

  “現在心安下來了,父母住進了定點醫院,我在酒店接受隔離觀察。相信都會好起來。”2月13日,武漢市武昌區的小何對生活有了新的憧憬。

  擴增床位依然在進行。預計到2月20日,武漢市新增床位儲備總數將達到10萬張,其中,定點醫院收治重症病人14000張、輕症點(方艙)床位30000張、集中隔離點床位56000張。“寧可讓床等人,也不讓人等床”的諾言漸行漸近。

  匯聚最強力量,打一場殲滅戰

  “廣大醫務工作者一定要堅持下去,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習近平總書記發出號令。

  人民解放軍來了,國家醫療隊來了,兄弟省份的援助醫療隊也來了,白衣戰士匯聚湖北、馳援武漢,這是義無反顧的出征。

  除夕之夜,一名身著迷彩服、即將馳援武漢的女兵扭著頭、抿著嘴,挽起袖子接種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7天后,口罩和護目鏡在她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陸軍軍醫大學援鄂醫療隊隊員、西南醫院肝膽科主管護師劉麗的面龐,成為萬千白衣戰士同新冠肺炎進行殊死搏鬥的生動寫照。

  “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中國醫學“百年老店”盡銳出戰;鐘南山、李蘭娟、王辰、張文宏等院士、專家團隊共克時艱;國內各大醫院院長、書記挂帥一線;全國、軍隊200余支醫療隊3萬多名醫療隊員成建制接管病區……從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他們與湖北17萬名醫務人員日夜並肩奮戰:“我們是共同戰壕裏的‘湖北人’!”

  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的病人。

  大年初一淩晨,突發大面積心肌梗死,同時又感染新冠肺炎的魯先生,被送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必須救!創造條件堅決救!”醫護人員21個晝夜精心護理,魯先生各項生理指標好轉,即將出院。儘管臉頰已被口罩勒到破皮,眼裏滿是血絲滿是疲憊,但醫護團隊笑得燦爛。

  “我自願報名,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克病毒”,一封封請戰書讓人淚目。拼漸凍之軀、也要與病毒競速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騎行自行車300公里、輾轉返回工作崗位的90後社區醫生甘如意;父親患癌症住院、無暇親自照料的縣醫院醫生曹慧……一個個故事讓人動容。

  危難之際,一個個你、我、他,挺身而出,詮釋著那句醫者誓言:生命所繫、性命相托。

  降低病亡率,打一場攻堅戰

  病毒來勢洶洶,廣大醫者和研究者們迸發出強勁的力量。

  1月17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我省首次採用人工心肺技術成功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這個讓醫生48小時內“不敢合眼”的創新,打通了新冠肺炎治療的一條通道。從個案到更多,不少患者從死亡線上掙扎著闖過來。

  藥物試驗緊鑼密鼓。2月6日,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一位68歲的男性重症患者開始使用瑞德西韋,成為該藥的首位試用者。目前,瑞德西韋已在多個醫院試藥。在武漢,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藥物臨床試驗項目達19項之多。

  中西醫融合如火如荼。大年初一,國醫大師梅國強、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巴元明等教授緊急制定《湖北省中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防治協定方》,其後,在湖北省中醫院6個隔離病區迅速推廣使用,並總結形成“肺炎1號”方;2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張伯禮率領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陜西五省市三甲醫院的209名專家,齊聚大花山方艙醫院,開展中醫中藥對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

  新方法積極推進。2月8日,第一例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抗體治療在協和江南醫院進行,9例重症患者“首試”這一新技術。在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患者血氧飽和度明顯上升,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臨床體徵和症狀均開始好轉。

  “狹路相逢勇者勝”,一次次極限挑戰在不斷地延展著疾病救治的年齡邊界。2月7日上午,91歲高齡的新冠肺炎患者王明光從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出院,有多年冠心病病史、身體裏還有心臟支架的他成為目前我省年齡最大的治愈患者。

  “惟其艱難,方知勇毅”,技術的進步拉伸著人們的想像,許多“危重中最危重的患者”有了喜極而泣的結果。命懸一線的31歲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李女士,經過搶救,在中部戰區總醫院生下了孩子。更為欣喜的是,孩子擺脫了“母子傳播”的魔咒,未感染新冠肺炎。

  截至2020年2月16日24時,湖北累計治愈出院6639例。作為武漢市最早的兩家重症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和肺科醫院的患者出院率已達30%至39%。

  中西醫結合治療交出的階段性答卷也讓人振奮:中醫藥參與治療能很好地促進滲出的吸收,減少甚至解決肺功能損傷等後遺症。在湖北確診病例的治療中,中醫藥參與度達75%以上。

  “用無所畏懼的日夜辛勞,與病魔搏鬥,是白衣天使們的熱血擔當。”白衣戰士正在用誓言,踐行他們的國家使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龍華 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