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中的一線建設者
原標題:英雄築起生命長城——寫給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中的一線建設者
1月25日,火神山醫院項目工地上,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舉行“黨員突擊隊”授旗儀式。(視界網 鄧紅武 攝)
2月4日,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們放棄春節休假,與時間賽跑,抓緊分秒搶工程,24小時連軸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梅濤 攝)
2020,武漢。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平靜。
危急時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武漢參照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火速建設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
1月23日,火神山醫院啟動建設,2月3日接收新冠肺炎患者。
1月25日,雷神山醫院啟動建設,2月8日接收新冠肺炎患者。
前後17天,兩線作戰,為武漢新增2600個床位。
多一張病床,就多一分治病救人的希望!
這是一場與病毒的極限競速,起跑即衝刺,開戰即決戰。
兩座應急醫院如期交付,凝聚著成千上萬名建設者的心血和汗水。
非常使命,非常擔當!
這是建設者的奮鬥,他們用雙手,日夜鏖戰,拼盡全力;
這是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的彰顯,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彰顯。
這更是社會主義社會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巨大制度優勢體現。
八方支援彰顯制度優勢
“國家需要,我們就要出手”
“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都同你們站在一起,都是你們的堅強後盾。”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溫暖人心。
一呼百應,八方來援。
兩座醫院同步建設,意味著“雙線作戰”,難度可想而知。
巨大的挑戰是,正值春節期間,工人返鄉,工廠休假,疫情期間交通管制,如何調集大批工人?如何調運物資材料?
指揮部發動各參建單位廣發“英雄帖”。
“若有戰,召必回!”“國家需要,我們就要出手。”
中建三局、武漢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市漢陽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地産集團、湖北工業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積極響應,“請戰聲”響亮堅定。
國家電網、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石化等全力支援施工用電、通信、供氣。
800人、1000人、2000人、5000人,現場人數不斷增長。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下屬9家單位,100多家分包單位緊急馳援。
集結號吹響,現場施工人員24小時晝夜不停施工,爭分奪秒搶抓工程進度:施工、監理人員共同守在現場,邊溝通、邊設計、邊施工、邊調整……
高峰時期,雷神山現場有萬餘名建設者日夜奮戰,1400余臺各類大型機械設備及運輸車輛川流不息。
“速度的背後,是我國建造技術的創新。”在雷神山醫院現場指揮的中建三局一公司黨委書記吳紅濤説,兩個醫院的建設均採用了行業前沿的裝配式建築技術,實現了效率最大化。
夜以繼日奮戰,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飛快地“拔節生長”。
“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種動員。”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1月3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發佈會上説,“也許你正在關注的是中國將在10天之內建成的一家大醫院,但這不是他們正在採取的措施的唯一目標,我相信這些措施將扭轉(疫情)趨勢。”
黨員無畏扛起使命擔當
“特殊時期,我不上誰上”
1月23日,大年廿九。
44歲的盧炬接到通知,擔任中建三局三公司火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長、黨支部書記,負責火神山醫院項目建設全面協調指揮。
“提前1分鐘交工,就能提前1分鐘搶救病人!”盧炬帶領團隊,吃住在工地,戰鬥在寒風冷雨中,説話嗓音嘶啞甚至一度失聲。
另外一撥人,正在為第二個“小湯山”應急醫院奮戰。
1月24日除夕夜十點,中南建築設計院設計師仇爭艷接到雷神山醫院的設計任務。項目團隊通宵達旦作戰,高強度的工作,讓仇爭艷腸胃紊亂,她邊吃藥邊堅持。3天后,初步施工設計圖紙即交付承建方。
武漢建工工程管理部的楊帆,除夕當晚就加入“武漢蔡甸火神山項目物資採購部”,向社會各界求助協調項目部急需的醫療物資。“楊帆熱線”被打爆了,他在短短4天接通處理了1700多個電話。
疫情嚴峻,工程建設迫在眉睫。
“武漢是我們的家園,這是一場保衛戰、生死戰,務必不惜代價,不講條件,不懼困難,盡銳出戰。”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華元向該局參戰將士發出號召。
面對任務,黨員建設者帶頭拼搏:“特殊時期,我不上誰上?”
1月25日16時許,正在參與火神山施工的中建三局一公司臨危受命,轉而牽頭承擔雷神山醫院的施工任務,火神山醫院相應的施工任務則交由其他兄弟單位。
當時,一公司前期採購的物資已經大量運抵火神山醫院,許多物資剛剛卸下,又重新打包裝車。
200多名管理人員和600多名工人重整行裝,連夜“急行軍”,趕赴“新戰場”。
5台大巴、8台卡車在兩座醫院之間來回奔波,到1月26日淩晨4時全部完成轉移,各項準備工作迅速啟動。
時間緊急、工程量大、資源緊張、安全風險大、施工穿插繁雜、後勤保障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小萍)
他們統籌制訂施工“路線圖”,分類施工、倒排工期,把每步施工計劃精確到小時乃至分鐘。
工地上,白天,機器轟鳴、人聲鼎沸;入夜,燈光如晝、焊花四閃。
克服重重難題,在黨員帶頭下,建設者們日夜衝刺,日夜決戰。
大年初一,原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院長張雁靈專程來武漢詳細了解火神山醫院設計、建設、診療方案後感慨,“很多設計標準、設備配備,都要優於當年的小湯山‘非典’專科醫院。”
黨旗飄飄挺立戰鬥堡壘
“聽黨指揮,拼盡全力完成任務”
建設工地上,一面面鮮紅的黨旗迎風獵獵。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擁護黨的綱領……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1月28日下午,中建三局雷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部火速成立臨時黨委,併為6支黨員突擊隊、7支青年突擊隊授旗。
儀式上,120余名黨員面對鮮紅的黨旗,高舉右拳,字字鏗鏘,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決戰決勝的堅定信心。
哪有危險,哪就有黨組織夯基壘臺;
哪有戰鬥,哪就有黨員衝鋒在前。
各建設單位成立39個臨時黨組織,黨員領導幹部沉到一線,靠前指揮。
雷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部成立臨時黨委,參建雷神山醫院項目的6個單位組成6支“尖刀連”,支部建在連上,共同構成項目建設中最堅實的戰鬥堡壘。
面對困難,1100余名黨員組成22個黨員先鋒崗、32個黨員突擊隊、9個黨員責任區,黨員突擊隊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帶領建設者克難攻堅、連續作戰。
工地夫妻檔、上陣父子兵、戰場親兄弟,感人的故事不斷上演——
放下懷中兩個月大的兒子,梁超來了。
大年三十,他獨自駕車從紅安縣趕到火神山,後又轉戰雷神山。寒氣逼人的冬夜裏,他一邊與後方設計團隊商討設計,一邊部署現場施工,連夜完成管道鋪設,待到東方天曉,梁超已是嗓音嘶啞、滿眼血絲,他説:“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士兵,聽黨指揮,拼盡全力完成任務!”
被評為武漢市“大城工匠”、曾任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項目經理劉軍安來了。
作為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崗負責人,他身先士卒,帶領項目組火速完成3棟板房的外墻拼裝,為後續作業面贏得了寶貴時間。
強忍著喪母之痛,預備黨員徐國華來了。
他的母親剛剛病逝,父親聽聞建設雷神山醫院的消息,讓徐國華當晚就出發:“我會照顧好自己,國家需要你、武漢需要你、組織需要你,現在不去什麼時候去!”建設頭兩天,現場廁所淤塞,他第一個衝上前,組織吸糞車抽污,確保現場衛生,不留疫情隱患。
年過半百的葛軍、莫英夫婦來了。
這對工齡30餘年的建築老兵,得知建設雷神山醫院的消息,第一時間攜手報名。葛軍説:“我是一名老黨員,那些年輕人家裏孩子還小,我們這些老黨員多衝一衝,年輕人的風險就會少一點。”1月29日一大早,夫妻倆就跑鄂州、跑武漢南湖、跑武漢蔡甸,為項目調配急需物資。
項目工地,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
初心在哪,使命是什麼?
建設者們用行動,作出了最響亮的回答!
英雄築起生命長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