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民力織密鄉村防線——直擊孝感農村戰“疫”
築牢農村防線,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是關鍵。
這既考驗鄉村治理能力,也考驗基層黨組織和幹部做群眾工作的智慧。
應考,鄉村交出怎樣答卷?又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2月19日至2月23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孝感三個村——
上灣村:五戶聯防 十戶聯保
時間:2月22日
地點:孝感市雙峰山旅遊度假區上灣村
情況:毗鄰武漢,距黃陂雲霧山僅6公里;上灣村不大,只有74戶241人,有武漢返鄉人員36人;至發稿時,無一例疑似、確診病例。
上灣村臨滑石沖水庫,村口有一座小橋。
見有車來,橋頭執勤人員早已嚴陣以待。詢問、查證、測溫、登記、消毒,程式走完,卡口才放行。
進村,第一印象就是農家樂多,但戶戶大門緊閉。“我們緊鄰雲霧山景區,是一個旅遊名村。節假日武漢遊客尤其多。”村支書周儒寶説。
臘月廿九,上灣就封閉了進出村的路。“第二天,我們就勸返了一車外地遊客。”
“運氣好,我們是‘無疫村’,現在更要嚴防死守。”田恤民,孝感市駐上灣村扶貧工作隊隊長。1月26日,孝感市防控指揮部命令,所有駐村扶貧工作隊就地轉為疫情防控工作隊,田恤民帶領隊員緊急返村,堅守已近一個月。
除市駐村工作隊外,負責上灣村疫情防控的還有度假區管委會包保幹部、駐村防控工作隊,以及村“兩委”幹部。
“我們80多名幹部全部下沉到一線,包村、包灣、包戶,一包到底。”度假區工委書記鄭傑介紹,雙峰山旅遊度假區有8個村、2100多戶、9000多人,武漢返鄉907人,幹部包村、包戶做到全覆蓋。
幹部進村如何開展工作?“‘拐杖’就是群眾中心戶。”田恤民介紹,依照自然灣、居民點,上灣村被劃分為若干個小單元,五戶聯防,十戶聯保;每五戶,或十戶,選一位中心戶長。
選誰?“必須是政策‘明白人’、公益‘熱心人’。大多數是無職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退伍軍人、退休教師、返鄉能人,沒合適的,就由村幹部兼任。”
周建峰,在孝感城區上班,被推選為中心戶長。他聯保11戶、19人。“11戶都是周姓,大多與我平輩。我説話,他們都還給面子。”
他與每戶簽“聯保承諾書”,農戶承諾“不出戶、不出灣、不串門、不聚會、不聚餐、不聚眾打牌、不操辦紅白喜事、主動報告身邊異常情況”,紅紙上墻,互相監督。
“他們彼此熟悉,又沾親帶故,更容易形成命運共同體,彼此約束。”鄭傑説,目前雙峰山正醞釀出台中心戶長激勵措施。
袁湖村:理事會管住大小事
時間:2月20日
地點:孝南區陡崗鎮袁湖村
情況:袁湖村有1600多人,武漢返鄉39人;臨孝感城區,人員流動性強;至發稿時確診一例,相關接觸者已解除隔離觀察。
再次見到袁少敏,他正帶領巡邏隊巡村。
巡邏隊有10個人,都是志願者。“全部是我這個灣的年輕人。”袁少敏沙啞著嗓子説。
孝感市剛頒布了17號令,禁止城鄉居民外出。袁湖村的防控升級,組建了這支巡邏隊,專盯那些不聽話的“刺頭”。
目前為止,袁湖村只確診了一例。追溯源頭,是在封村之前。
與前兩次採訪相比,袁少敏放鬆了不少。“現在群眾發動起來了,不光能管住自己,還能幫我們勸阻舉報極少數不守規矩的人。”
袁湖村“村民理事會”已成立十幾年時間。疫情防控開始,袁湖村就放手讓“村民理事會”去發動、組織群眾。
先説“封村”。都説“封村”難,袁湖封村不僅早,比其它村提前近兩天;而且快,半天時間,全村就封好了。
“不是我有啥尖板眼。我只講形勢、談想法,理事會在群裏發動議,群眾一呼應,這事就定了。”當了20多年村支書,袁少敏最大的心得就是,幹部要善於把組織意願轉化為群眾意願。“群眾不動,幹部跑斷腿,也無濟於事。”
再説“嚴控”。封村後,村“兩委”提出了“六不”要求。如何落實,理事會各顯神通。5組率先給灣裏群眾每天“打考勤”,大家都認為這個方法好,村“兩委”乘勢在全村推廣。
“有了考勤表,我們能隨時掌握他們動向。最關鍵的是,這是大家認可的辦法,執行起來,就順暢。”袁少敏説。
喜聯村:志願者一線“挑大梁”
時間:2月19日
地點:孝南區祝站鎮喜聯村
情況:與黃陂交界,距武漢中心城區30公里;距孝感城區23公里;全村2337人,武漢返鄉378人;至發稿時無一例確診、疑似病例。
從孝感城區出發,經孝天路、三八線至喜聯村,導航顯示僅23公里。
沿路卡點多,一個接著一個。從孝天路到喜聯村不到4公里,卻就要經過5個卡點。檢查證件、測量體溫、登記、消毒,每個程式都要走一遍。
到了喜聯村,遇到正在巡查的村支書余志勇。除他外,卡點還有5名工作人員,戴口罩,挽紅袖標。
“這些都是志願者。”余志勇介紹,目前全村參與疫情防控的有32人,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幹部只佔三分之一,其他都來自退伍軍人、無職黨員、入黨積極分子。
余刊,2017年遞交入黨申請書,常年在武漢務工,臘月廿七回村,居家隔離期滿後,主動申請到卡點執勤。“我們6個人,分成兩班,24小時值守。”
志願者余洪承擔起全村物資採購任務。喜聯村每組指定一個信息員,負責收集村民需求信息。匯總後,由余洪每兩至三天外出採購一次。
退伍軍人余應祥,帶著另一個志願者,負責全村巡邏。
“儘管村裏到現在為止沒有一例疑似、確診病例,但越是這樣,越不能馬虎。”余志勇準備在前期村、灣隔斷的基礎上,對人口密集的居民點進行再隔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春保 宋效忠 通訊員 黃桂紅 楊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