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三條戰線全力阻擊疫魔
患者正在當陽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接受治療。(視界網 黃雯雯 攝)
社區網格員清點代購物品,準備發放。(視界網 劉亞玲 攝)
2月29日中午,3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2例重症)在當陽市人民醫院治愈。截至2月29日24時,當陽已累計治愈出院60例。醫護人員零感染。
疫情發生以來,當陽市黨員幹部、醫務工作者、公安幹警、社區村委工作人員和群眾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醫療救治、隔離防控、物資保障三條戰線上,全力阻擊疫魔。
救治一線探索良方
1月21日,當陽市人民醫院收治一名從武漢返鄉的發熱病人,病人發燒、咳嗽、乏力,雙肺多發磨玻璃病灶。這名患者的病情立刻報告給呼吸、內分泌血液科主任張政超。
張政超對該病人會診後,發現症狀跟武漢暴發的新冠肺炎極其相似,考慮到病人來自武漢,迅速將這一情況上報。經過檢測,該病人被確診,張政超立刻率醫務人員尋找救治方案。經過努力,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對重症病人在採取抗病毒治療的基礎上,早期小劑量使用皮質激素,嘗試使用中藥針劑,減輕肺內非細菌性炎症,對肺部進行保護性治療;對出現低氧血症的病人及早使用無創呼吸機給予呼吸支持。
實踐證明,這些治療方法是有效的。當陽市人民醫院先後收治了60名確診患者,其中有6名重症患者,2名危重症患者,如今59人已治愈出院。這套治療方案成為該院治療新冠肺炎的通用方法。
1月26日,當陽長坂坡醫院被徵用為新冠肺炎病人收治的後備醫院,接到上級通知後,醫院在2天內改造了一個感染病區。病區開區當天,就開始接收確診、留觀及疑似病人。當時,病區裏來自全院多個科室的人員彼此之間不了解、不默契,沒有傳染病區工作經驗,不少醫護人員多少有些恐慌……醫院委派專人負責為病區的消毒隔離工作把關,任務落到有16年護齡的護士長曹秋萍肩上。
曹秋萍深知切斷傳播途徑是控制疫情的關鍵,每次衛生員到病區進行消毒,她都要親自監督。同事進入隔離區前,她會督促大家穿好防護服、戴好口罩、面罩。從隔離病區出來,她要監督每個人洗手、消毒。此外,她每天盯著他們測量體溫,做好登記。
疫情發生以來,當陽一批又一批醫務人員走向抗擊疫情的最前沿,這些白衣天使留下一個個捨身忘我的感人故事。
聯防聯控守好門
當一批批白衣戰士捨身忘我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一支支“布衣兵團”也在家門口與疫魔展開了阻擊戰。
包保幹部、樓棟長、網格員、普通居民,迅速投入戰鬥,攔起一道道嚴密“堤壩”,打響群防群治的人民戰爭。
“社區就是戰場,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玉陽辦事處子龍路社區22名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志願者站了出來,他們承擔起排查登記小區住戶情況和體溫檢測工作。每晚,人們都能看到他們拿著表格,一家挨一家隔門詢問、登記,僅用3天時間,他們共排查社區3700多戶。
子龍路社區居委會委員劉亞玲説,社區居民配合工作,包保幹部、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志願者工作細緻,令居民們信服。
杜絕人員出入是阻擋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關卡。壩陵辦事處壩陵橋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後,62歲的老黨員余先華第一個報名當上了志願者,為居民提供水電維修、生活物資配送服務。
玉泉辦事處16個村(社區),居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態度從焦慮惶恐轉為從容應對,這一轉變很大程度得益於社區的“硬核宣傳”,安置在村(社區)各個角落的廣播、走街串巷的宣傳車、群眾手機裏的微信公眾號……內容從每日疫情報告到各級防控措施,再到新冠肺炎防護小常識,消除了居民的恐慌心理。
當陽市建立1461個村級卡口和通組道路檢查點,設置執勤點300多個,24小時值守。各級黨員幹部分片包乾,進村入戶,對全市173個村(社區)44萬餘人進行體溫檢測,全面排查重點人員。
“後勤部隊”穩後方
2月22日6點,位於當陽市玉陽辦事處的宜昌福美園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開始忙碌的一天:近3噸的178份農副産品將在晚上7點前配送到城區各小區,之後由居民到小區門口根據單號領取。家住凱旋國際小區的高女士説,通過線上商城“三國優品”,上午下單,當天就能收到購買的食材。
該公司負責人馬洪濤介紹,從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以來,每天農副産品配送量4噸左右。為確保市民“菜籃子”“米袋子”供應,工作人員每天6點開始採購、接單、打包、配送,一直要忙到次日淩晨1點多。
疫情發生後,居民出行不便,農副産品滯銷,福美園公司與15家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保障銷路暢通。目前,已幫助100多個農戶銷售蔬菜40余噸。
像福美園公司一樣,當陽市指定38家規模大、信譽好、管理規範的商家入駐供應平臺,設立代購配送點595個,實行代購員接單,超市藥店配貨配送一條龍服務,保障居民生活所需。
當陽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以來,居民心理健康也需要關注。每天,中央街區小區物業人員都會通過微信群和業主交流,疏導心理壓力。“今天大家量過體溫了嗎?在家裏繼續練廚藝、練腹肌,不要有太大壓力。”
“我們小區執勤點安排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生活物資有代購,還有‘專屬醫生’24小時在線接受電話諮詢服務,生活無憂。”中央街區業主朱先生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汪運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