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江南攜手 搶救重症患者——內蒙古浙江荊門合力提升救治能力
浙江醫療隊醫護人員正在緊張施救。 (浙江馳援荊門醫療隊供圖)
浙江醫療隊醫護人員鼓勵病人與病魔抗爭。
集結!集結!戰“疫”總攻!
2月28日,荊門召開動員會,匯集荊門二醫110名、荊門一醫28名醫護骨幹,奔赴該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荊門一醫北院。那裏,雲集著不遠千里來援的內蒙古醫療隊、浙江醫療隊骨幹隊員。
全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內蒙古、浙江、荊門三方攜手攻堅,在生死線上挽救重症患者。
集結最強隊伍啃“硬骨頭”
2月12日,荊門市調整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療機構的格局和醫護力量分佈——荊門全市的重症患者全部轉運集中到荊門一醫北院。
一輛輛救護車呼嘯而來,鐘祥市、京山市、沙洋縣的重症患者,緊急向荊門城區集中。兩天時間,荊門市所有的重症、危重症患者轉運到了一醫北院。
集中專家,匯聚內蒙古、浙江、荊門三方醫護力量。
內蒙古馳援荊門醫療隊的骨幹醫護隊員轉戰新戰場,浙江馳援荊門醫療隊邵逸夫醫院35人團隊、台州15家醫院聯合的105人團隊主攻兩個ICU,荊門一醫100名醫護人員協同配合。
2月14日,第一個ICU收治患者。到2月17日,這個ICU已經滿負荷運轉;2月22日,第二個ICU啟用。到3月1日,新的ICU也滿員了。
“對新冠肺炎的救治發起總攻。”2月28日,荊門召集令一齣,醫護人員爭先“出征”:“我有感染病區臨床救治經驗,我再請戰!”“我是黨員,我報名!”……
眼前的這一幕幕場景,在荊門二醫工會主席郭聖龍眼中是如此熟悉。一個多月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伊始,也是這批白衣天使義無反顧逆向而行。
“這20名醫生、90名護士,全部來自呼吸、感染、重症等科室,他們有的已經在一線奮戰了月余,有的剛出感染病區休整。”郭聖龍説,轉戰新戰場,他們再次培訓,強化了防護服穿脫等防護措施。
離危險最近,離希望也最近
在ICU,每一位危重型患者都需要24小時有人看護,每一分鐘都有可能發生危險。
2月14日,3號床65歲的男性患者剛轉進ICU,面色青灰,狀態不佳。
浙大邵逸夫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葛慧青翻看病歷:白肺,感染新冠肺炎至少在一個月以上。雖然用上了純氧氣,但因肺部實變,無法氣體交換……
突然,病床上的患者躁動起來,兩眼翻白。“我剛好在他床邊,呼吸機上的氧合度從100%掉到了60%,斷崖式下跌。”葛慧青立刻意識到情況緊急。
“一定要氣管插管,不能等!” 葛慧青立即作出精準的判斷。
由於條件所限,重症監護室暫沒有負壓環境,患者肺部黏液多,進行插拔搶救時,飛沫很容易噴射到臉上,也極易引發患者窒息。葛慧青快步上前,在距離患者不到20釐米的地方,及時將氧氣一點點打進患者的肺裏……
“插管之後,護士一個小時給他做一次血氣分析,我們不斷調整監護儀器的參數,看著壓力慢慢上升。”驚心動魄的6個小時過去,患者病情終於趨於穩定。
與死神賽跑,分秒必爭。2月17日12時05分,護士黃建洲剛剛接班5分鐘,一道指令就來了:“一位上了ECMO的患者即將轉入,情況緊急,請做好接收準備!”
消毒鋪單、定位血管、穿刺靜脈、插管置入……2個小時過去,ECMO成功運行,患者的血氧飽和度逐漸回升,生命體徵逐步穩定。
一場硬戰下來,黃建洲已是滿頭大汗,渾身濕透。忙完後他才知道這是一位33歲的小夥子。“我們的工作距離風險最近,但也距離希望最近啊。”黃建洲説:“我們會竭盡全力讓他康復。”
2月20日,浙江、內蒙古、荊門一醫三方專家團隊聯合對外宣佈,這名患者成功撤除ECMO。2月27日,患者拔除氣管插管,2月29日可以正常進食。
醫院內的勝利還會遠嗎?
重症病房裏,很多患者會深感孤獨和無助。與親人隔絕、隨時可能惡化的病情……他們更需要關愛的是“心”。
2月20日,鄭女士又回到了普通病房。此前,她從普通病房轉到重症病房治療了8天,作為一名危重症患者算是在鬼門關轉了一圈。
52歲的鄭女士是湖南人,在深圳工作,自小身體不好。1月18日,鄭女士一家人從深圳開車回京山夫家過年。兩天聚餐,一大家18口人中4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1月26日鄭女士開始低熱伴咳嗽,2月6日轉入京山仁和醫院普通病區,2月12日轉入重症病區。
病情加重,鄭女士從緊張變成了害怕、絕望,拒絕配合治療,這樣下去,結果不堪設想……
“醫病先醫心。”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于海霞啟用了“話療術”。每天,于海霞都微笑著和鄭女士手牽著手細語交談,慢慢地鄭女士願意配合治療了。
在話療中,于海霞建議逐漸加大食量增強體質,鄭女士從接受到後來主動要求加餐,笑容也經常挂在臉上。心態的變化使得醫院的治療方案成效顯現,鄭女士病情開始明顯好轉,8天后,就從重症病區轉到普通病區。
2月25日早上,台州醫療隊所在的ICU轉來一名新冠肺炎病情加重的腎病患者。一開始,他對醫務人員所有的靠近和善意都十分抵觸。
“我們一起把臟衣服、被套換掉,躺著才會舒服。”“我上班了,來看你來了。”“你非常棒,配合得很好,你是我見到過的最棒的病人”……在一句句暖心的關切和鼓勵中,從一開始“不要碰我”,到主動要水果吃,再到下班時的問候,患者變了。
“我們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台州醫療隊護理組危重症協調大組長何燕燕説,不過,看到患者給予的信任和回應,她們就心滿意足了。
“一夜醒來,我都會看看疫情新聞,很多地區都已是零增長。”何燕燕説,醫院外的戰鬥節節推進,醫院內的勝利還會遠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運濤 通訊員 張愛華 高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