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湖北:重構配送模式 全力穩住“菜籃子”

2020-03-11 09:38:48|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00311090522

3月7日,襄陽市學府社區樓棟黨小組成員將當地政府補貼的“蔬菜包”送至居民家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學府社區500余名“雙報到”在職黨員積極踴躍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社區成立臨時黨委,每個小區成立臨時黨支部,每個樓棟成立黨小組,讓黨員分工更科學、服務更精準。 (視界網 王虎 攝)

  民以食為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嚴格封控之中,保障百姓“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挑戰巨大,責重如山。

  千方百計組織貨源,千方百計組織生産,千方百計重構配送模式,千方百計暢通“綠色通道”,千方百計強化市場監管。

  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戰的同時,一場城市生活物資“保供戰”在湖北打響。

  扛起“米袋子”“菜籃子”責任

  “要切實保障湖北省和武漢市各種物資供應,確保人民群眾正常基本生活。”“做好生活必需品生産供應工作,嚴格落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抓好主副食品生産、流通、供應組織。”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城市既是抓救治、抓阻隔的戰場,也是保供應、保民生的戰場!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託,湖北週密部署,抓細抓實——

  嚴格落實“米袋子”“菜籃子”省市長責任制,村組、社區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由鄉鎮、街道(開發區、新區等)負責統籌;

  18條措施力助供給能力提升,工業用水價格、天然氣價格、貸款利率水準降低10%以上,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延期繳納稅款,返還失業保險費,增加就業補貼;

  全力組織貨源,依託白沙洲等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承接南菜北運、北菜南調,形成穩定供應渠道;有序推動全省農業生産主體復工復産、農民下田進園,全力提升本地供應能力;

  雪中送炭,源源注入金融活水。年出欄65萬頭生豬的湖北石首牧原農牧有限公司不到一週,獲得農業銀行石首支行5000萬元應急貸款;

  發揮國有商貿流通企業在城市供應中的托底保障作用。針對低收入群體,武商、中百、中商、沃爾瑪、家樂福等5大商超配送“10元10斤”、至少3個品種的“特價蔬菜包”,並以低於市場價15%的價格投放市級儲備肉。

  重構配送模式。24小時暢通物資調運“綠色通道”,利用供銷社、商超、電商、團購等多種渠道推廣“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社區工作人員、下沉幹部、志願者、物業職工組成小分隊分發、配送。

  強化價格和食品安全監管,從嚴、從重、從快,頂格處罰抗疫期間市場違法行為。一個白蘿蔔賣8元、一個鮮玉米賣10元,武漢土家二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涉嫌哄抬價格被罰款300萬元。僅1月21日至2月5日,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查處各類防疫用品及重點民生商品案件289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案件8件。

  四面八方組織貨源

  保障餐桌,必須讓更多的肉菜蛋源源入鄂。

  3月10日上午,白沙洲大市場一片火熱。

  浙江的蒜苗,海南的玉米、毛豆,山東的絲瓜、茄子……滿載著新鮮蔬菜的卡車有序入場。在市場蔬菜區,六成商戶檔口開門營業。

  為了守護居民“菜籃子”“米袋子”,商務部門強化物資組織調運,持續加大外採力度,對白沙洲、四季美兩大批發市場採取補貼減免進場交易費用等措施,吸引批發商進場交易。

  滾滾駛來的物資運輸車輛,勾畫出全國菜向湖北匯集的行車軌跡圖——

  在商務部協調下,山東、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重慶、廣西、雲南8個省區,與湖北搭建起聯保聯供機制平臺,源源不斷地把支援物資運到湖北。

  中央儲備庫向湖北打開大門,凍豬肉乘專列分批次從上海運抵武漢。

  武漢市商務局協調武商、中百、中商三大商超與山東、海南、雲南等蔬菜主産區簽訂長期合同,加大“南菜北運”“北菜南調”力度。

  疫情面前,全國向湖北伸出了一雙雙溫暖的援手。

  東北大米、內蒙牛羊肉、廣東鰻魚、海南豇豆、貴州紫菜薹、江蘇上海青、安徽胡蘿蔔,乘汽車、坐專列奔向一個共同的目的地——湖北!

  3月10日,廣西支援湖北物資直達冷鏈專列從南寧出發,這是廣西開行的第十二班支援湖北物資直達冷鏈專列。至此,廣西累計向湖北捐贈果蔬生活物資超過2400噸。

  抓貨源,更要保暢通。

  湖北在武漢周邊建立了5個省際運輸中轉站。外地運輸貨物在中轉站卸貨,由武漢市物流企業轉運到武漢市各地,實現無觸配送。

  重構供應模式

  3月10日,從江西老家返漢一個多月、家住武昌千家街的陳女士説,現在能團購到的物資品種開始多起來了。

  嚴峻的疫情面前,原有的商超銷售模式發生了巨變,一場以“線上下單+社區團購+配送到小區”的生活物資供應模式應急而生。

  一方面對接供應鏈,一方面直接面對千家萬戶。針對全新的供銷流程,商超的經理和買手們邊摸索邊改進。

  從1月23日開始,中商超市生鮮部分成蔬菜、肉類、水産、蛋製品4個小組,平均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人手不夠,他們每天還參與搬運、分揀。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品種更豐富、價格更實惠、配送更快捷”的要求,一線人員全身心投入——

  為讓鮮魚進城,中商水産買手付江亭開車到荊州農村,與漁民一起下塘撈魚,裝上車後連夜趕回武漢。第二天,一批活魚出現在超市社區套餐裏。

  為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2月24日起五大商超推出“10元10斤”的特價蔬菜包。中百生鮮物流園的生鮮買手馮濤説,特價蔬菜包很受歡迎,僅土豆日需求量從30噸跳漲到60噸,他們四處聯絡,最後在內蒙古烏蘭察布找到貨源。

  保供戰中,食享會、盒馬等一批電商克服多重困難,加入到保障民眾生活的服務大軍之中。

  “發貨的那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44歲的王曉春是食享會的一名團長,負責洪山區四眼井社區的居民團購。武漢小區封閉後,她管理的微信群如滾雪球一般,每天都有人加入,現在已超過600人。

  在食享會,千余名像王曉春這樣的團長,服務的觸角延伸到近千個小區。

  為了盡力滿足市民需求,五大超巿持續優化配送套餐。武商眾圓超級生活館店長毛雨香説,現在套餐已更新到第五版,僅生鮮套餐就有15個,另有清潔、個人護理套餐等,總套餐數從最初的6個增加到了31個。

  打通“最後一百米”

  飛馳的快遞小哥,奔跑的“紅馬甲”,變身送菜車的公交車,將一袋袋米、一壺壺油、一包包菜、一盒盒藥源源不斷地配送到小區。

  2月16日,在湖北各大小區、村莊全面封閉管理以來,商超員工、社區(村委會)和物業人員、志願者以及58萬下沉黨員幹部,攜起手來,努力解決菜籃子“最後一百米”難題。

  周會敏,武昌區百瑞景社區六期的物業人員,每天早上,她和社區網格員在收集居民採購需求後分頭購買,然後運到小區門口。對10多戶獨居老人,她和同事們輪流送菜上門。

  武漢市江岸區後湖街道惠民苑社區網格員豐楓,負責為200多位重症病人買藥,因箱子裝不下,他把50多份藥串在一起挂在身上;在廣水,雙崗村委會副主任涂永國每天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送菜,連續奮戰一個多月,最終病倒在村裏卡口上。

  “紅馬甲”,眼下成為社區和村莊的一道亮麗風景。從60後到00後,從城市到鄉村,從超市到社區,志願者不停奔忙。

  盛蕾,武昌理工學院影視傳媒學院黨委書記、副教授。她來到江岸區海賦江城小區,穿上“紅馬甲”當起了代購員、搬運工,並且組建了一支由10名業主參加的“志願服務隊”,為老人、孕婦等服務。

  “我是黨員我先上。”這是下沉社區黨員幹部的共同口號。

  在武漢市洪山區卓刀泉街工程大社區,20余戶是獨居老人。黨員張世海等人下沉到社區當志願者,承擔起老人們的日常購物,當起了老人們的“好兒女”。

  隔離不隔愛,在這場保供大戰中,我們身邊的你我他,一個個普通的身影,用雙手和汗水,在為群眾的生活保障而付出。

  儘管如此,保供大軍深感保供工作與群眾需要、期盼相比仍有較多環節尚需完善。面對記者採訪,他們表達共同心聲——

  不鬆勁,再加力,為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傾盡全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雷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