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技術、銷售、總經理一肩挑的“光桿司令”,到做成銷售過千萬元的創業公司,南京理工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12級學生谷敏駿僅花了一年半時間。
這位1994年出生,曾獲南理工大學生最高榮譽“校長獎章”的小夥子自主創業,在全國率先探索出通過數據計算進行智慧追蹤的監控解決方案,系列智慧監控産品已被全國120多家政企單位選中使用。
“光桿司令”闖市場,技術、銷售、總經理一肩挑
翻開谷敏駿的大學4年簡歷,絕對可以用“牛人”兩個字來形容。
2012年9月進入南理工讀本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新浪微博兼職,負責南京校園微博的運營、推廣、維護,同時負責校園微信運營、推廣和維護;
2014年1月—2014年2月,進入宏碁電腦,配合南京店面管理以及線上3C銷售推廣;
2014年6月—2015年6月,負責南京理工大學官微組建,後續運營、維護;
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在蘇寧雲商集團做品牌專員……
“就是喜歡嘗試新東西。大學期間,除了過年回家,我沒有給自己放過一天假。”谷敏駿認為,年輕人就是應該有闖勁,多嘗試。
2015年4月,谷敏駿讀大三,經過幾年的打磨,他覺得自己可以單幹。學校34塊宣傳欄成為他的第一個創業目標:幫它們找廣告。這一筆單子,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雖然只有幾萬元,但給了他自主創業的勇氣。
“記得當時到無錫一家公司洽談,第一次去,我的身份是工程師,跟對方滔滔不絕講技術方案,部署伺服器;第二次去,我的身份是商務經理,具體談合作;第三次去又變身市場總監,直接把合同簽了。”谷敏駿説,簽下合同後,對方單位負責人很疑惑地問:“你們公司不會就你一個人吧?”
“他還真猜對了,有大半年時間,公司就我一個‘光桿司令’,兜裏揣了一打名片,各種頭銜,需要哪張遞哪張。”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谷敏駿笑著説。(下轉A3版)
最困難時連房租都交不起,園區幫助度渡難關
一名不折不扣的文科生,如今創業卻是純工科方向:信息系統和物聯網,這當中還有個小插曲。
兩年前,南理工一學院接下一款智慧監控系統訂單,到了交貨期限,對方對産品不滿意,認為還有很多地方亟待完善,卻又不肯追加資金。谷敏駿得知後,自告奮勇接下訂單,並招募了學校的小夥伴一起攻關。最後,這款産品還真給這群年輕人搗鼓了出來。不同於普通監控設備,這款智慧監控可以及時識別異常情況,對人體的動作等進行識別監測;並且將攝錄異常狀況的視頻進行智慧分析,存儲到特定的文件夾中,供檢查部門審閱。對方試用後表示滿意,當即續簽訂單。
憑藉這個産品,2015年8月,谷敏駿創立了南京安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智慧監控市場。因為是個文科生,谷敏駿埋頭自學計算機軟體知識,只花了半年時間,他的技術水準就達到公司發展的需求。
不過,一群大學生創業,做的還都是政企單位採購的産品,困難非常大。谷敏駿説,最艱難的時候,他欠下南理工科技園好幾個月的房租。好在白下高新産業園區和科技園十分“給力”,在資源調配、項目申報、科技立項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支持,讓他渡過了難關。
利潤全部投入研發,給自己只開2000元月薪
去年,安夏公司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谷敏駿作出一個重要決定:刨去成本和人員工資,剩下利潤全部投入技術研發。
“一間全是年輕人的小公司,憑什麼讓人家尊重,就是要有過硬的技術和産品。”谷敏駿説,他給自己開的月薪是2000元,“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除了租房子也沒什麼別的大的開銷。很幸運,我們趕上了大眾創業的好時代,沒有理由不百分百地努力。”
安夏公司也得到了南京當地政府部門的認可。今年初,鼓樓區環衛所開始使用安夏的産品,將全區33輛環衛機掃車全部裝上了安夏的智慧環衛系統,可以自動捕捉車速、用水、用油等各種信息,實現智慧化掃地。谷敏駿自豪地説,目前,全省很多政府部門都跟安夏有合作,今年,公司的銷售收入有望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