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斷腿、磨破嘴、難辦事”……群眾、企業辦事遇難,打市民熱線求助,但常常“熱線難打”“熱線不熱”“打了沒反應”。
向社會提供更好服務,是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核心。1月24日,“江蘇12345在線”(下稱“12345”)正式運行。市民可通過微博、微信等7種渠道反映訴求,繁雜問題由省市縣協同聯手辦理。“12345”開通百日,受理群眾和企業訴求484萬件,整體接通率97.5%,按時辦結率98.44%,在線服務滿意率93.1%。全省每8個人就有1人打過“12345”。
“政府就在你身邊”
“12345”平臺所在地,一面綠色的墻上,有紅藍綠三顆水珠。“紅色代表政府熱忱服務,藍色代表互聯網和科技,而綠色代表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 省政府辦公廳政務公開辦主任張旻介紹,三顆水珠匯成“12345”的內涵:“點點滴滴、心心相映,政府就在你身邊。”
8日早上不到9點,“12345”客服人員陸長娟忙著整理工單信息。她跟同事“24小時待命”,把從微信、網站、APP、微博等7個渠道匯總的訴求,派送各市區、各部門。服務區桌子被擺成梅花狀,最外圈設立夜間專席和外語專席,外籍人士打電話反映問題,客服人員隨時處理。
作為全新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項目,“12345”籌建之初,就提出實現全省一個號碼對外服務,打造群眾辦事“零距離”、企業服務“零障礙”的綜合信息平臺。至5月7日,省級平臺受理群眾和企業訴求8978件,現場直接答覆4910件,轉交省級部門和有關市辦理4068件,目前已辦結3719件。省級平臺服務滿意率93.79%。
為縮短群眾等待時間,“12345”平臺規定簽收時限從4個工作小時縮至1個小時,辦結時限從5天變為3天。實時進行全流程跟蹤督辦,從簽收、辦理、回訪三個環節督促相關單位“馬上就辦、全程在線”。
“朋友圈”裏比效能
接受記者採訪間隙,陸長娟把工單轉接到南京市12345平臺,投訴來自南京一個小區居民,其不滿意小區物業公司,想籌建委員會。“我們平臺‘朋友圈’很大。” 張旻笑言。江蘇“12345”聯動13個市級平臺和90家省級部門,是全國首家覆蓋省市縣、統一聯動的在線服務平臺。
“南京馬群樞紐匝道有路燈不亮”,前不久,南京市民鍾先生打電話給南京市12345,接單的工作人員核實發現,他反映的路段屬省交通控股公司。這一訴求被迅速轉到省平臺,省平臺將工單派給省交通控股公司辦理。沒過兩天,就有人來維修,燈亮了。
老百姓通過“12345”反映的問題,如果是跨部門、跨區域等複雜問題,就轉到省級平臺。“12345”平臺籌建組成員何正慶説,平臺運行以來,形成服務工單交辦省級部門和有關市辦理3380件,累計介入省平臺過萬件。
改革目的是“利企、便民”。“12345”協同共建,各展其長。哪解決問題最快最多?指揮中心平臺上即時展示:4天內辦結訴求的,時間越短越優秀;超過4天才辦結的,效能一般,等於被打“差評”。8日下午3點左右,螢幕顯示,全省設區市12345辦理服務工單中,南京交辦總量最多、蘇州的滿意率最高。問題工單多的單位,在散點圖上一看就知道。這些反饋給各單位,也是一種監督。
大數據“算”百姓痛點
“辦個不動産證,真要脫層皮!”8日,南京市民朱先生回憶上月辦證經歷痛苦不堪。
4月3日,朱先生到南京市房産交易中心辦理不動産證,工作人員讓他到對面的檔案館開購房合同,“但開具合同的人,已排到馬路對面,整個隊‘山路十八彎’”。這只是開始,接下來辦理測繪、簽合同、列印合同、繳稅……都要先取號再排隊,且每次取號後都要複印身份證。他氣不過,一個電話打到“12345”,反映這裡“流程太複雜”,建議“房産交易簡化、優化辦證流程,實現一次申報、協同辦理,提高辦證效率。”南京12345工作人員將其訴求以工單形式,派到責任單位,實行督辦。
小區物業服務亂收費、違規拆遷……全省“12345”最近接收到的訴求中,這些問題增幅最多。“民生訴求集中的事,一定就是民生痛點。”張旻説。“12345”借用大數據,分析民生集中問題,為高效政務科學指路。
8日下午,在全省12345智慧管理調度中心,記者翻看各地匯總的問題,發現“證照辦理”“共享單車”“住房”等問題全省百姓最關心。大數據分析平臺挖掘的全省區域訴求關鍵字段,形成年度熱詞,而這些大數據“算”出的報告,也會被送到相關部門負責人辦公桌上,為後續工作甚至決策提供科學支持。
借助大數據挖掘、分析,可較早發現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採取預防預判措施。智慧管理系統是江蘇“12345”建設的主要內容,基於全媒體在線門戶,建設聯動管理、數據分析、應用支撐三大模組,匯集分析省市縣三級在線服務數據,實現對外服務渠道的多元接入和對內服務效能的監督監管。
我省將加大數據共享的力度。根據《江蘇省12345在線服務平臺數據交換標準》,江蘇構建全省統一的數據交換體系,首批選擇南京、蘇州、南通、宿遷,以及省地稅局、質監局等4個省級部門,開展數據對接,今年年底前在全省推行,全面打通省市縣三級信息渠道。(朱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