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超過2550公里,省幹線航道網規劃里程達標率超過75%,實現千噸級船舶通達全省所有的省轄市和85%以上的縣級市。”這是“十三五”期間江蘇航道發展的目標之一。
作為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水運走廊,江蘇境內河道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佈,全省共有大小河道2900多條,天然湖泊近300個,水域面積1.73萬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底共有內河航道總里程24366公里,約佔全國航道總里程的1/5,佔長三角地區內河航道總里程的2/3,航道密度為24.2公里/百平方公里,兩項指標均居全國之首。2016年江蘇省完成水路貨運量5.3億噸、貨物週轉量1590億噸公里,分別約佔全省社會運輸總量的1/4和2/3。
“十二五”期間江蘇把加快內河航道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累計完成投資301.8億元,是“十一五”的兩倍,再創歷史新高。蘇南運河、連申線東臺至長江段、鹽河等一批重點項目先後交付使用,五年建成幹線航道750公里、船閘16座,長三角幹線航道網達標率達70.9%,基本實現了水運主通道全面擴容、入江口門明顯改善、省際航道逐步升級、重點港口疏港航道全面打通、蘇南幹線航道網基本建成的規劃目標。江蘇省幹線航道網主骨架基本形成,水運集疏運能力顯著提升。
2005年8月交通部和省政府聯合批復的《江蘇省幹線航道網規劃》明確,江蘇將在2020年之前建成以長江、京杭運河為主軸,以三級及以上航道為主體,形成以京杭運河、連申線和淮河出海航道、通揚線、長江幹線、蕪申線等“兩縱四橫”3455公里高等級航道組成的幹線航道網。為此,“十三五”期間,江蘇航道將以“內延外伸、聯網暢通”為原則,以落實國家和省重大戰略為導向,進一步優化項目佈局,著力突出水運主通道、主網絡建設,新增航道達標里程450公里,完成投資260億元,建設航道18條,建成船閘5座,到2020年,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超過2550公里,省幹線航道網規劃里程達標率超過75%,實現千噸級船舶通達全省所有的省轄市和85%以上的縣級市。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航道局負責人介紹, “十三五”江蘇內河航道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和“兩聚一高”要求,圍繞“三提升二促進二邁進”,即:提升幹線航道達標率、提升千噸級航道連通度、提升綠色智慧航道覆蓋面,促進航道建養管服協調發展、促進航道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現航道發展由數量追趕期向品質追趕期邁進、由航道大省向航道強省邁進,聚力改革創新,強化協調融合,力推轉型升級,調優發展結構,傾力打造“暢通、高效、平安、綠色、智慧”航道。
2017年江蘇航道基礎設施建設將確保完成投資30.86億元,過閘費徵收確保完成9億元,幹線航道通航達標率提升5.7個百分點,船閘通航時間保證率達98%以上,航標正常率達99%以上;幹線航道沿線環境顯著改善,航政執法更加規範,信息化建設及整合進程明顯加快,依法保護航産航權明顯加強;航道幹部職工隊伍持續提質,精神文明創建強化鞏固,航道文化建設成效顯著,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深化,航道社會影響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