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入額院庭長辦案實現常態化
司法責任制全面推開以來,江蘇省入額院庭長辦案實現常態化。去年,全省法院院庭長共審結案件60.7萬餘件,佔全省法院審結案件數的41.29%;今年1月至4月,全省三級檢察機關入額院領導直接辦案2535件。
這是記者近日從中央政法委組織開展的“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走進司改第一線”活動中了解到的。
近年來,江蘇全力以赴推動司法體制改革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員額制改革、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以及運用科技手段提高司法品質、效率和公信力等創新做法取得明顯成效,推動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改革中,江蘇力求將有限的員額用在刀刃上、把最優秀的人員選出來。全省法院辦公室、紀檢監察等綜合行政部門,以及基層法院審管辦、研究室不設員額崗位;全省法院紀檢組長均未入額,已入額的政治部主任除8名由副院長兼任外,全部退出員額或調整崗位。全省檢察機關落實“四類情形、四個一律”,包括入額後擔任政治部主任、少數辦公室負責人兼任法律政策研究員額檢察官的,一律不得兼職,或保留員額、免去綜合部門職務,調整到司法辦案一線從事檢察業務工作,或保留綜合部門職務、退出員額。
為突出法官、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江蘇分類分級制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細化明確法官、檢察官等司法人員和辦案組織的職權和責任,並完善審判、檢察委員會議事規則,優化司法辦案程式,確保“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江蘇案件數量持續上升,特別是法院系統案件總量去年達到182萬件,連續4年位列全國第一。為此,江蘇在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創新司法工作模式挖掘辦案潛力的同時,積極借助現代科技提高辦案效率。法院系統通過大力推進“智慧法院”建設,研發運用移動辦案、庭審智慧語音轉寫、裁判文書智慧生成等系統,大幅減少了辦案人員事務性工作。蘇州法院探索建立的以“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及深度應用+全景語音識別+審判智慧服務”為核心的智慧審判模式,被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推廣。
法制日報記者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