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中國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業內公認的環保精英年度盛會,此次由環境保護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國際環保新技術大會,選擇這個特殊的日子在南京啟幕。
當天雖降溫降雨,但大會現場卻熱氣蒸騰。與前10次相比,今年大會的規模、陣容可謂空前“豪華”: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強,環保部黨組書記李幹傑,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吳政隆悉數到場;政界、環保界大咖縱論環保;276家海內外企業帶來一批環保新技術;近萬名專業觀眾到場洽談交流。
熱乎的“海外軍團”:
樂意成為中國環保“夥伴”
本次大會的國際化程度讓人驚嘆。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署執行主任為開幕式送來視頻致辭;參會的“海外軍團”橫跨“政産學”各界,包括美國加州州長、丹麥駐華大使、以色列環境部副部長等國外政府官員,美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著名專家學者,以及德國、意大利、日本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環保企業。
美國加州州長傑裏·布朗表示,加州希望在2030年前,電力有30%都是來自可再生能源,這一點很快就能實現;下一步,還要解決交通問題,“未來必須採用更多更清潔能源汽車,我們知道中國在這方面研發了新技術,我們需要和中國企業、中國政府保持夥伴關係”。
丹麥駐華大使戴世閣表示,丹麥和江蘇是密切合作數十年的夥伴。“丹麥在水資源管理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別是在地下水管理、地下水分佈圖繪製、地下水監測軟體開發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可以為中國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管理提供有益幫助。”當天,兩國環保部門之間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
3家以色列技術企業參加了本次大會,以色列環境部副部長阿龍·扎斯克親自到場。他説,以色列和中國建立了良好的環保合作機制,當天他們還將與江蘇省環保廳簽署一份合作諒解備忘錄。以色列在2014年全球綠色技術創新指數排名中高居榜首,有數百家創新型企業擁有綠色技術,擅長的領域是能源和水。
德國旭普林公司是歐洲著名的環保企業。總裁霍格·彼得告訴記者,目前旭普林公司已經在四大洲、30個國家實施環保處理項目,去年他們與江蘇天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兩座環保發電廠,“我們將努力把德國經驗更好落地江蘇。非常期待與中國共享經驗、互惠互利,助力中國完成綠水青山的新目標。”
熱情的跨界企業:
聚力環保看好“綠色發展”
本次大會一如既往地吸引了眾多環保企業到場。來自湖南的“永清環保”,已連續多年來寧參加環保新技術大會。作為國內第一個具有土壤修復成功工程經驗的上市公司,在土壤修復領域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公司相關負責人羅啟仕告訴記者,去年參加大會後,在江蘇收穫了靖江、泰興、徐州的4單土壤修復項目,項目總金額超過1.3億元。同時,與南京土壤研究所等科研單位也建立了密切聯繫。
在江蘇省“互聯網+”綠色生態展覽區,記者看到了“阿裏雲”。“這個展區是由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控中心、阿裏雲計算有限公司與江蘇夢蘭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主要展示環境數據採集匯聚、數據應用和數據服務三大主題場景。”夢蘭神彩市場策劃部溫茁告訴記者,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在生態環境的智慧監管、環境數據的互聯互通上作用日益明顯。
“我們看好綠色發展的前景。”在華為展臺,記者碰到了該公司負責智慧環境解決方案的李繼東總監。他介紹,“華為有一個在全球技術領先的窄帶物聯網技術,全球第一個窄帶物聯網晶片就是華為製作的。有了這個技術,能夠用很少的電量去實現數據的採集和保存。我們還有一個環境物聯網管理平臺,可以進行各種智慧的行業應用,比如大氣監測、水質檢測等。”
大會還吸引了一批金融投資企業積極參與。當天下午,江蘇銀行、興業銀行南京分行、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民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蘇商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就共同宣佈聯合設立“263産業環保基金”,整合各方技術、資本、産業優勢,促進全省環保産業發展。
熱烈的交流討論:
頭腦風暴校準發展思路
當天,還同步舉行10余場專業論壇,各路專家學者帶來最新的環保理念、環保技術,讓來自全省各地的環保部門、工業園區以及相關企業的專業觀眾經歷了一場“頭腦風暴”,也為他們的發展觀注入“清醒劑”。
“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不易被直觀感覺,使得土壤環保工作相對滯後於大氣和水環境保護。近年來一再發生的土地污染事件提醒我們,加快解決土壤污染已刻不容緩!”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趙其國院士認為,需要花大力氣壯大科技隊伍,加強基礎理論—關鍵技術—技術集成—應用推廣的全鏈條研發,儘快補齊我國環境保護的土壤科技短板。
針對太湖流域治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鄭丙輝提出,新時期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策略應當轉變,治理應當採取“控磷為主、協同控氮”。他建議加快推進轉變流域污染治理的戰略重點,構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集成技術體系。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海生研究員坦言,“河長制”在推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流域各地綜合治理目標不一致,但一條河流的治理,僅僅關注某個控制單元是難以實現的;二是不少地區的河流污染並沒有摸清家底,因此難以對症下藥;此外,河道整治的效果難以長久保障,已治理河道存在反彈等。(杭春燕 陳晨 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