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現場
18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科技人才節在江蘇如東舉辦。如東縣委書記潘建華在開幕式致辭表示,本次科技人才節立足生命健康産業加速崛起、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做大做強和化學化工産業轉型升級,致力打造創新創業要素融合、聚變的重要平臺。
記者了解到,波斯頓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92所國內外高校專家、教授,生命健康、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頂尖人才、知名專家,以及中美化學教授會、千人智庫、風投創投機構的300多名高科技人才應邀相聚如東,圍繞如東高端裝備製造業做大做強、生命健康産業加速崛起、綠色化工産業轉型升級,為如東經濟發展把脈。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科技人才節強化“對接上海”,與上海高校共同承辦國際學術會議、舉辦上海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發佈會、邀請上海高層次人才,基金代表參加活動洽談等,積極承接上海創新輻射。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東華大學、上海電機學院等6所高校圍繞如東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紡織、食品飼料等産業書面發佈科技成果440項,現場發佈科技成果58項。125家企業赴會,35家企業發佈了52項技術需求,雙方進行了深度對接。
該縣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鼓勵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意見》從“大人才”角度,形成“人才+項目+平臺+資本+環境”綜合體系,對重點引進、培育並優先支持重點産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引導各類創業孵化平臺承載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實施鼓勵風投、金融機構投資人才創業項目的風險補償機制,進一步落實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特定待遇制定了各種獎勵扶持政策,最高給予500萬元的政策扶持。
潘建華還表示,當前,如東正站在“一帶一路”、江蘇沿江海開發、長江經濟帶、接軌上海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的“風口期”,如東將深入實施“兩聚一高”發展戰略,把發展的基點牢固樹立在創新驅動上,以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創新匯聚行穩致遠的新動能,如東將積極響應“跨江融合、接軌上海”的號召,主動承接上海多維輻射,努力把如東打造成上海外溢功能的承載區、産業轉移的集聚區、創新模式的複製區。
當天的開幕上,國家火炬海上風電特色産業基地、千人智庫如東引才工作站、華東師範大學實習基地、中山大學藥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如東生物基因測序醫學檢驗所、上海電機學院工業設計中心、如東精細化工産業研究院、淮海工學院如東創新創業基地先後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