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俯拍的南京南站綜合樞紐快速環線龍西互通二期工程很是壯觀。南京日報記者 徐琦攝
南京南站綜合樞紐龍西互通二期工程6月21日早上7點正式通車。今後,主城及江寧居民可以通過機場高速公路和宏運大道,快速出入南京南站南平臺,從而大大改善南站北平臺交通擁堵狀況。
龍西互通二期工程主要是為了解決南京南站交通“北密南疏”的問題。自南京南站建成以來,這個問題就長期存在。一方面是因為南站建成之初南落客平臺尚未投用,導致駕車人形成了選擇北落客平臺的駕駛習慣;另一方面,即便在南落客平臺地面路網及連接線竣工通車後,從市區往南京南站南廣場方向,也需要通過花神廟或者雙龍街轉入繞城公路的輔道,先進入南站北廣場,再從北廣場穿越南站,才能到達南廣場。因此,儘管南站的北落客平臺經常交通擁堵,南落客平臺卻依舊冷冷清清。考慮到南站的北平臺在高峰時刻已處於飽和狀態,為強化南平臺服務功能,去年4月,市交通運輸局啟動了龍西互通二期工程建設。
龍西互通二期工程位於南京南站西南角,是機場高速與宏運大道相交的節點。二期工程在一期基礎上增設了東轉南、西轉南及北轉東3個轉向匝道,主要解決市區轉南站南廣場方向、南站南廣場轉機場方向、將軍大道轉機場方向的交通通行問題,形成“三層喇叭形”,對緩解南站北平臺擁堵現狀、均衡南北平臺交通量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指揮部指揮長周健説,龍西互通二期開通後,市區車輛只需通過機場連接線,直接進入龍西互通,就可抵達南廣場,平時可節省10到15分鐘,高峰時能節省20分鐘。
龍西互通二期的開通,也讓祿口機場到南京南站有了一條直達快速通道。駕車人從南站可走宏運大道,通過龍西互通直接上機場高速。同時,該互通還將減輕鐵心橋片區轉繞城公路花神廟立交往江寧、機場方向的交通壓力,進一步完善南京南站集疏運道路系統。
不僅如此,龍西互通二期還是一條“景觀大道”。道路兩側種植了銀杏、櫸樹、雞爪槭、日本晚櫻、紅楓、紫薇、紫荊、梅花等樹種30余種,新增綠地面積達4.6萬平方米,今後將“三季彩花、四季常綠”。同時,工程在鄰近居民區的匝道橋一側設置了520米長4.5米高的聲屏障,大大降低了對周圍居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