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諮詢會現場 攝影 陳 儼 萬程鵬
高考成績公佈後的首場大型高招諮詢會——江蘇省2017年高考考生職業生涯指導與志願填報諮詢會,25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339所高校參會,如何填報志願成為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
“靠譜”家長比往年增多
當日的諮詢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理工、南航等高校缺席,但依然吸引1.5萬考生和家長前來求計問策。今年我省高招政策做了調整,原跨本一、本二招生高校都進入本一批次,本一高校數量增多,招生計劃增加,加上平行志願高校由5所增至8所,考生志願填報風險將有所降低。
與往年相比,理性家長增多。家長張女士手拿一疊紙,上面寫著十幾所高校3年來的錄取分數線。張女士説,孩子考了359分,屬於本一線上中等水準,志願填報得好好做功課。
不少家長都研究了相關專業就業前景,計算機、工程類專業頗受家長們青睞。南京市民倪女士表示,孩子理科296分,想讀計算機相關專業,就圍繞著該專業填報志願。她不僅劃出省內外該專業比較出色的高校,還拿回不少資料。南京財經大學攤位前,負責諮詢的顧高菲老師説,不少考生家長都不再堅持會計、金融等傳統熱門專業,而是比較務實地考慮能否進學校門,諮詢轉專業相關政策等,“一考定終身、選了專業就幹這一行的觀念已有所改變。”
志願填報還需避開誤區
在各個攤位前,最高頻次的問題是:“我這個分數能不能上你們學校?”專家指出,這恰恰是考生應該避開的誤區——僅僅看分數,容易踩進坑。
南京師範大學招辦老師蔡炳峰説,有些家長會簡單地對比往年分數線進行加減處理,得出今年的可能分數線。這其實並不科學。填報志願時參照各校往年分數段,更有利於考生填報成功。“今年,省考試院公佈的分數段從五分段變成逐分段,一分為一檔,考生可以精準計算排名區間。考試院提供非常詳細的冊子,也可以向高校諮詢最低分對應排名、平均分對應排名等,這樣對自己定位就非常清晰了。”
除了看排名,各個高校專業計劃投放也很重要。蔡炳峰説,考生在選擇時,可以參考專業計劃數。“有的學校分數不是特別高,但是計劃數不是很大,就會影響錄取機會。”
顧高菲老師則建議,填報志願一定要留足保底學校。“雖然有8個學校可以選,每個學校可填6個專業,如果這個批次被某個學校投進去了,其他學校就沒有機會了,如果退檔,這一批都沒有機會了,就要等到下一批次。”
需要提醒的是,今年進檔考生分數比較扁平化,同分考生會比較多,各高校都有排序規則,考生填報志願時要了解規則。記者從部分高校了解到,相對外省高校,省內高校計劃數比較多,所以只要考生填報服從志願,被退檔幾率很小。
高職4+0項目是上本科機會
作為本一、本二省控線公佈後的高招諮詢會,高職院校可謂是諮詢會上的“配角”,不過熱點高職校也吸引不少“上線”考生和家長,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等均帶來頗具吸引力的高職本科項目。
“我兒子的高考分數是270分,只比本二理科省控線高一分,能不能報你們學校?”在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諮詢臺前,南京一中考生家長黃女士説明來意。在外企工作的黃女士,想讓兒子上高職除了分數不高因素外,還有就是看到同事的孩子上了高職後“錢景”相當不錯。黃女士説,同事的女兒當時報的就是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時通過“專轉本”又讀了本科,現在做通訊軟體工作,月收入1萬多元,“上大專的出路也是不錯的。”
“你兒子這個分數可以優先考慮我們學校的高職本科聯合4+0項目。”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招辦主任林虹建議,被這個項目錄取的考生,在該院學習4年,畢業時學習合格者發合作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日制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除了4+0項目外,該校學生還可通過“專轉本”升學。“我校‘專轉本’對接13所公辦本科院校,每年有900名左右學生升入本科深造。”林虹説。
記者在諮詢會現場發現,出國留學成為一些上本科分數優勢不明顯考生的選項。從上午8點半到11點,國信留學諮詢臺接待30多位家長諮詢。南京師範大學中美國際班諮詢臺,也吸引20多位家長留下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