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蘇州市政協搭橋,相關單位召開“圓桌會議”現場調解 煙霧擾民十多年這回有辦法了
“如此週到細緻的為民搭橋服務,真要豎起大拇指,大大點個讚。”6月26日下午,75歲的濮阿姨在“城隍廟煙霧擾民現場調解會”上,連聲感謝市政協開展的“六個一”走訪調研活動。正是在這次活動中,困擾附近54戶居民長達10多年的煙霧擾民問題有望大為緩解,讓居民們重新找回清靜的居住環境。
噪聲煙霧擾民
洗衣午休處處受限
長期以來,居住在江蘇蘇州市范莊前33號的居民,一直被香客“牽著鼻子走”。
濮阿姨説,清晨,是毗鄰的蘇州城隍廟香客進香高峰,整棟樓的居民們必須緊閉門窗,以免灰塵和煙霧飄進屋。濮阿姨家的洗衣機當初設在陽臺上,就因為這煙霧,她不得不錯開洗衣時間,到下午4點,蘇州城隍廟幾乎無人上香後,她才能到陽臺洗衣、透氣。
因為挨得近,整棟樓的居民長期受煙霧困擾。居民吳阿姨説,初夏本是氣溫最適宜的時候,但就因為這煙霧,不得不門窗緊閉,在屋內簡直憋悶得心慌。“2002年城隍廟恢復宗教活動,我們從2004年至今一直深受其擾。”吳阿姨的先生年近八旬,特別害怕噪聲。老先生説,喧嘩聲、喇叭聲讓他的午睡泡了湯,有時候實在太吵了,只能下樓去走一圈,等徹底清靜了,再回家休息。
“在這裡居住了30年,樓裏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蘇州,只想有個安靜環保的環境,安度晚年。”在現場調解會上,樓裏的5戶居民代表説出了共同的心聲。
市政協召集多方聯手“圓桌會議”溝通協商求解決
香客們的宗教信仰要保護,居民們的居住環境也應得到保護。這10多年來困擾周邊居民的“老大難”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蘇州市政協在此次“六個一”走訪調研活動中摸清情況後,于前天下午召集蘇州市民宗局、道教協會、城隍廟的相關負責人召開“圓桌會議”,多方溝通協商,尋求有效解決之道。
位於蘇州景德路的蘇州城隍廟歷史悠久,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作為白髮蘇州的歷史文化見證,我們必須保護好它。”城隍廟現在的負責人熊建衛説,但又不得不承認,煙霧和噪聲確實給居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為此,熊建衛向居民致以最誠摯的歉意。綜合居民們的各項意見,他覺得可以做以下努力:首先,加大宣傳力度,逐步引導香客們“文明進香”,並要在較短時間內取得初步成效。其次,對蘇州城隍廟加強日常管理,降低噪聲分貝,還居民一個安靜環境。聽了熊建衛的表態後,居民們暢所欲言,大家建議,城隍廟需從軟硬體兩方面入手,比如改進香爐,錯開做道場的時間等。
蘇州市民宗局相關負責人及時到城隍廟現場查看,並提出改進意見。會上提出要正確處理好信教群眾過宗教生活與周邊群眾合理訴求的關係,結合此次“六個一”走訪調研活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及時有效解決各類問題。同時,城隍廟負責人與居民互留聯繫方式,平時將更多加強溝通聯絡,和諧共處。
最後,大家達成一致意見,蘇州城隍廟要在三個月內加強整改,改善廟內環境,之後將再次碰頭,檢查整改的實際效果。
下基層實實在在辦實事
化解社區居民多樁煩心事
“真的很感謝蘇州市政協實實在在地下基層、大走訪,真正是為民辦實事。”現場調解會上,居民們一致叫好。據悉,僅僅在蘇州市香花橋社區,市政協在“六個一”走訪調研活動中就為居民們化解了多樁煩惱事。
蘇州市合村坊居民反映其居所周邊綠化太密,存在治安偷盜隱患。經調解,街道督促物業及時修剪綠化,同時向所在轄區派出所及時反映居民的訴求,希望加強該地段的巡查。有居民反映,蘇州市香花橋社區衛生站藥品種類少,建議進一步暢通配藥渠道,相關部門給出答覆,目前蘇州市姑蘇區轄區內所有衛生機構均開展家庭醫生服務,居民可與轄區內白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繫。戴女士反映,蘇州王天井巷、砂皮巷的巷牌門牌不齊全,蘇州市政協反饋至姑蘇區公安分局,社區民警立即對缺失的門牌號進行核實及登記,並上報蘇州姑蘇區公安分局進行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