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工程院院士雷·亨利·鮑曼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 攝影 劉偉娟
7月5日至6日,由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江蘇·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暨第六屆産學研合作成果展洽會將在南京舉辦。屆時,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260多個大院大所的1500多名專家齊聚江蘇,共同探討江蘇的産學研合作。其中,包括4名諾獎得主、近60名境內外院士、190多名高校院所領導。7月4日,來自國內外的科研大咖們陸續抵達南京。現代快報記者獲悉,美國院士雷·亨利·鮑曼帶著項目來尋求合作,諾獎得主諾沃肖洛夫也表示,將在南京建立生産線,量産新材料産品。
美國工程院院士
帶項目來尋求合作
7月4日下午,受邀嘉賓美國工程院院士、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教授雷·亨利·鮑曼抵達南京。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他在納米材料工藝、納米生物技術和人造肌肉等領域有著卓越成就。
“很多國家在做智慧機器人,人工肌肉填充後,就可以解決機器人看上去不自然的問題,讓機器人笑得更美。”雷·亨利·鮑曼説,在醫療領域,人工肌肉可以用作肌肉修復,讓肌肉萎縮病人恢復肌肉功能。
此外,還可以用它來精確控制藥物的釋放。“人工肌肉在工業上也有很多應用,比如説現在開發的人工肌肉單位品質産生的能量是汽車發動機的5倍。軍事上,還可以用作人體的外骨骼。就像電影《阿凡達》裏面的人一樣,皮膚也具有超能力。”雷·亨利·鮑曼表示,這些應用期待與中國、與江蘇的合作。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打算在南京設廠,量産石墨烯産品
受邀嘉賓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于7月4日抵達南京。他和安德烈·海姆製備出了石墨烯材料,併發現它所具有的非凡屬性,向世界展示了量子物理學的奇妙。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具有十分出色的導電和導熱性能。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諾沃肖洛夫透露,他帶了幾個項目到南京,打算在南京設廠,建立生産線,然後量産新材料産品石墨烯天線。
諾沃肖洛夫介紹説,石墨烯是一種新材料,通常一種新材料的成熟運用需要30年到40年,近幾年來,他們已經有幾個産業以及産品是用石墨烯做的。
今後,石墨烯的相關應用、相關産品會越來越多。它可以應用到散熱、能源、印刷、電子産業等多個領域。
作為領銜人,諾沃肖洛夫已在南京設立項目公司。“我們可以集中力量,在江蘇建立一個平臺,將所有相關産業的人才、技術聚集在一起,以這個技術為平臺,然後給予一定資金,將石墨烯應用落地,與當地企業對接,最終做成一個實際産品。”
作為中國江蘇·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的一項專題活動,2017世界石墨烯創新大會也將於7月6日在常州開幕。諾沃肖洛夫將出席大會。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
推動科研成果更加産業化
受邀嘉賓、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表示,此次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的召開,將更好地營造産學研對接的社會氛圍,推動對接向深度、廣度發展。這會給江蘇帶來更好的發展,也會給醫藥行業注入新的血液。
“産學研對接是細水長流的事情,我們也希望通過這一次交流,政府能再出臺一系列政策,保障和持續對接發展。這不僅僅是研究機構和企業的雙贏,還給社會帶來福利,是三贏的效果。”來茂德説,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也會推動江蘇創新創業進一步發展,推動醫藥行業科研成果更加産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