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李瑩瑩):農村公路覆蓋範圍廣、服務人口多,是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自2013年江蘇省南京市計劃用6年完成2200公里農村公路的提檔升級,打造“四好農村路”,目前千余公里道路已經實施改造。今年,“新改建450公里農村公路和改造16座農路危橋”被列為南京市民生重點實事。隨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砂石路、水泥路逐漸變為寬闊的瀝青路面,農村公路成了通往小康的發展路、致富路。
“經濟薄弱村”逆變“美麗鄉村”
大埝社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老山林場東部,資源豐富,條件優越。過去社區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桃子,附帶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村裏的青壯勞動力主要到周邊的江浦、橋北、江北高新區打工。村裏的公路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嚴重制約了社區的發展。

遠觀水墨大埝的路口 攝影 李瑩瑩
2013年,南京市政府制定了計劃,將用6年的時間全面完成區域內新改建等級農村公路和新改造農路橋梁任務。隨著大埝社區道路的完善,社區融資吸引力提升,社區全面改造和升級基礎設施,打造旅遊産業,成為南京浦口旅遊的招牌。
農村公路的修建也帶來南京大埝社區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現在,大埝社區的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1.7萬多元,增加到2016年的2.27萬元。如今,大埝社區正在開展新一期規劃,著力打造“金陵最美鄉村”。
省市區層層補助 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有底氣
所謂“四好農村路”,就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路。為了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江蘇省市區政府都拿出補貼政策:“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由省、市、區按照1:1:1進行配套補助日常養護經費。7米以上的縣道公路提檔升級改造工程,省、市兩級,每級補助70萬元1公里,區裏在省、市補助的基礎上,建安費的差額部分,由區財政全額托底,街道只要支付徵地和拆遷的費用。”有了資金,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就有了底氣。據統計,2013—2016年,南京市已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建設里程1400公里,完成農路橋梁改建79座,爭取省市建養補助資金10.1億元。

水墨大埝社區新修的公路 攝影 李瑩瑩
農村公路的改善也帶來各項配套設施的完善,農民在此基礎上發展農家旅遊,採摘果蔬、享受農家樂、美麗鄉村行等農家旅遊項目隨之興起。
至2018年 700多個涉農行政村或社區將受益
自2013年,南京市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的實施意見》,目前,已經開工建設或建成的農村公路和農路橋梁均已“雙過半”,各區除加大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建設的資金投入,還積極採用新舉措、新技術。在橋林街道的橋石線改造時,採用了“就地冷再生”等環保技術,將老路面銑刨後的廢料就地再利用,既省錢又環保。
道路升級的同時,南京實現有路必養、養護到位。農村公路養護已基本形成專業化、機械化規模效應。截至上半年,南京市農村公路養護里程已達9795公里。2016年底南京市縣道公路優良路率高達90.4%,鄉村道公路優良路率達80.8%,均達到江蘇省定的“四好農村路”路況標準。同時,加大對農村公路超載行為的查處力度,保護好道路提檔升級成果。南京市8個區、60個涉農鎮街,700多個涉農村社將從中受益。
未來南京農村公路所做的工作是進一步清理死角,鞏固已取得的成就。農路建設改變了農村的緊急狀況,也改變了農村的精神面貌,像南京水墨大埝一樣,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也成為創業的樂土,城鄉二元體系正在不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