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又熱又濕又悶,連不少年輕人都扛不住了。南京日報記者昨天在南京市中醫院門診看到,一名32歲的男子因胸悶得喘不過氣到針灸科就診。相關專家介紹,眼下正處“長夏季節”,氣候特點就是濕氣重,由此帶來心臟疾病、呼吸道疾病及皮膚病高發。另外,情緒中暑病患也明顯增多。
32歲的張先生是個IT男,平時工作壓力大,最近連續的濕熱天氣使他頻頻感覺心發慌,儀器檢查卻找不出什麼大問題,只好求助於中醫針灸。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中醫師陳朝明介紹,不適因素除了外周缺氧,更重要的是病患對缺氧的耐受能力、調節能力減弱,而這一調節能力的根源在於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針灸可改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增強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
悶熱的天氣讓人的心情也變得格外煩躁起來,有的人甚至出現了古怪行為。江蘇省中醫院相關專家昨提醒,這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也稱“情緒中暑”。“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當環境溫度超過30℃,日照時間超過12小時,出汗多、睡眠時間不足加上胃口不佳,人的情感容易發生障礙。”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夏公旭副主任中醫師介紹,脾最怕濕邪來犯,容易出現周身乏力、脾胃不和、噁心出汗、手足水腫、大便稀溏等症狀,“可通過飲食調節脾胃等,改善身體不適,例如,煮一些薏苡仁山藥粥,取懷山藥、薏苡仁各100克,加水熬粥,每日服用,以健脾益腎。另外,也可以食一些蒸蓮藕,其可幫助安神助眠,清熱除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