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裏的西瓜攤去哪兒了 流通和消費變遷讓老政策悄然淡出
三伏天,吃瓜正當時。細心的南京市民發現,以往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西瓜攤今夏難覓蹤影。“西瓜攤上的西瓜,比水果店一斤要便宜四五毛錢,為什麼找不到?”家住鼓樓區龍江的市民朱先生反映,這幾天幾乎走遍整個龍江片區,都沒見到一個西瓜攤。還有不少市民反映,以往家門口就有西瓜攤,今年也都不見了。
為解決農民“賣瓜難”和市民“買瓜難”,南京2006年出臺規定,從農曆芒種起至立秋,允許在市區設立臨時賣瓜攤點,最多時城區有上千個攤點。如今,這些政策性西瓜攤都去哪了?
瓜攤是“少了”而非“沒了”
7月9日、10日,新華日報記者用兩天時間,分別從新街口向鼓樓方向、寧海路向丹鳳街方向,以及浦口龍華路一帶,騎單車實地查尋探訪瓜攤數量。兩天下來,一共只看到不足10個西瓜攤位。
在丹鳳街的衛巷,新華日報記者找到兩家城管部門批准的西瓜攤位。來自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的瓜農何茂介紹,家裏有200畝瓜地,到南京賣瓜差不多有20年,“從河南運瓜過來要坐5個多小時的火車,只要能賣掉,還是合算的。”在後標營路上,新華日報記者發現上個月還在的西瓜攤,因為道路施工改造工程已“自然消失”。
惠農便民的西瓜攤政策是否取消了?新華日報記者採訪南京各區城管局獲悉,政策依然生效,但各區攤位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今年六合區通過搖號産生86個西瓜攤點,雨花臺區有229個,建鄴區120個,鼓樓區計劃設置130個臨時攤位,玄武區100個左右……初步統計發現,今年南京城區西瓜攤點總數只有700多個,相比政策施行之初,減少約一半。
西瓜攤不是沒了而是少了,在鼓樓區、玄武區尤為明顯。鼓樓區以往每個街道都有20個左右攤點,今年只設10個;玄武區每年以20%左右的比例遞減。不過,雖然攤位減少,開外地牌照卡車流動賣瓜的卻多了。在南京第29中學旁的巷子裏,瓜農李敬一家三口拖了一車西瓜正在兜售。他是河南人,在江浦鄉下承包幾十畝地種西瓜。“城管不許流動貨車賣瓜,跟貓抓老鼠似的。我躲著城管賣,如果被抓,他們要扣車兩個月,罰款500元。” 李敬無奈地説,這條街在改造前有幾個西瓜臨時攤位,但這兩年沒有了,想去申請正規攤點又很難獲批,只能“打遊擊”。
瓜販進城違背政策初衷
“現在來申請攤點的並不純粹是瓜農,大部分都是二道販子,我們對此並不鼓勵。”南京市秦淮區城管市容景觀科負責人告訴記者,西瓜是季節性非常強的時令農産品,南京實施瓜農進城“有限開禁”政策,初衷是為解決瓜農難賣。如果是瓜販子來申請,就偏離政策出發點。
瓜販頂替瓜農,還會帶來一些管理問題。比如,隨意出讓甚至私下交易作為政策性資源的攤位,便宜的轉個手要2000元,地段好的索價1萬元都有人要。“考慮城市發展,瓜攤佔用道路資源設置並非最好選擇,進小區經營更合適,但小區物業出於安全需要往往不願開放。”南京市城管局相關人士分析。
南京其它區雖沒統一取消攤位,但有部分下轄的街道主動取消這項政策。華僑路街道瞿姓工作人員介紹,去年起街道不再設臨時攤點,因為臨時攤點要避開人行道、盲道、綠化帶,並要和學校、醫院等保持一定距離,而當地缺少這樣的開闊地帶。浦口區城管部門表示,如果再設臨時攤位,將優先考慮簽訂不佔道經營承諾書的流動瓜販。雨花臺區一位城管隊員表示,一些攤點邊瓜汁四溢,瓜皮亂扔,環境問題讓人頭疼。
南京城區壓縮西瓜攤位的原因主要有三:周邊瓜田減少,瓜農數量少了,前來申請的多是瓜販子;部分瓜農已經入農貿市場或開店經營,如果繼續該政策,對市場不公平;南京許多道路經過出行改造,加上劃停車位,不方便設瓜攤。
小小西瓜攤考量執法部門的管理智慧。六合區城管局馬主任表示,今年不再是“先到先得、就近安置”,改為瓜農自願登記、摸號抽籤、搖號選位的方式,相對更公平。建鄴區沙洲街道今年設立37個臨時西瓜攤位,街道不僅對攤點進行統一編號、實行“門前三包”,還在每個攤位設置公示牌,註明瓜農的姓名,便於管理監督。
“老辦法”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西瓜臨時攤位政策,在過去10年中為緩解賣瓜難發揮很大作用。但隨著西瓜生産流通方式及市民消費習慣的改變,“老辦法”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農業旅遊和‘互聯網+農業’的興起,改變生産銷售模式,我們的西瓜供不應求,出不了橫溪就賣完,根本不要在南京申請臨時攤點。”江寧區橫溪南京農副産品公司總經理王宏山告訴記者,橫溪西瓜是知名品牌,早已實現基地産銷一體化,線上、線下銷售,線下銷售包括門店和遊客採摘等渠道,線上的量越來越多,漸成主渠道。
江寧種瓜大戶髙庭庭説,他家有130畝瓜地,賣瓜的主要方式是批發和旅遊採摘;六合瓜龍朱明旺種了30畝“特小鳳”,7月初就在網上賣光;浦口瓜農任秋霞表示,現在都是合作社抓産銷,西瓜熟了直接賣給合作社,不用自己操心。南京眾彩市場原辦公室主任沈家安認為,政策性西瓜攤的設立有其歷史背景,但如今西瓜産銷早已不停留在一家一戶,現代物流和市場流通體系發達,瓜農進城反而成本增大。
電商的快捷便利大大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使用“天天果園”“美團”等水果生鮮外賣APP,下單半小時,切好的新鮮西瓜就送上門,牙籤都幫你插好。買一個大西瓜全家慢慢吃的傳統消費市場越來越小。蘇州主城姑蘇區前些年還學習南京設立政策性西瓜攤,如今因市民需求越來越少,去年就完全取消這些瓜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