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長虹路環境綜合整治後效果圖 攝影陳燁

南京長虹路示範段 攝影陳燁
整治病害實現路明水通等目標
南京建鄴區長虹路北起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南至南京雨花臺區賽虹橋,長約1.85公里。整治前,南京建鄴區長虹路機動車道存在溝槽回填沉陷、路面龜裂、井圈周邊下陷病害、局部坑洞等病害;公交站點及交叉口路面車轍、側分帶路牙沿有破損,道路外側到邊到角路面出現損壞;部分路段排水管道不暢,存在積水淹水情況,嚴重影響市民交通出行及城市形象。
針對這些問題,南京建鄴區組織實施了南京建鄴區長虹路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內容包括: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分離、道路出新改造、排水管道改造與疏通、弱電桿線下地與路燈並桿、綠化景觀升級,並對照明、綠化、交通工程及其他附屬設施進行提檔升級和補充完善等。整治後的長虹路將實現“路明、水通、美觀、安全”等目標。
人車分離保障交通安全
在南京建鄴區長虹路東側,已打造出一段30米長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示範段。人行道抬高了15釐米,顏色為中灰色,與深灰色的非機動車道相區別。長虹路路面窄,兩側支路多,而且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混合,多處劃有臨時停車位,造成行人和非機動車輛混行,交通狀況雜亂,存在著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由於道路兩側商家眾多,進出的送貨車輛隨意停放,也給行人帶來不便。
南京日報記者看到未整治的人非混行車道上鋪設的是廣場磚,比較零碎,騎行在上面有顛簸感,且路面中間長條的花崗岩一到雨天就濕滑,行人容易摔倒。南京建鄴區長虹路環境綜合整治施工單位負責人晏華榮介紹,後續整治中將按照示範段的標準,在南京建鄴區長虹路北段(南京建鄴區水西門大街至南京建鄴區集慶門大街段)將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進行分離,結合門面房分佈及空間佈局,在非機動車道劃出預留的路側停車位,解決停車難及亂的問題,並對局部存在病害的機動車道進行整體罩面維修。在南段(南京建鄴區集慶門大街段至南京建鄴區賽虹橋段)對人行道進行更新、鋪磚,針對局部存在道路病害的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進行整體瀝青罩面更新和維修。
此次人行道整治中還引入海綿城市的理念,全線人行道均採用透水混凝土鋪裝,讓雨水流入地下,通過盲管和集水井收集至綠化帶,有效地補充地下水;有效消除地面上的油類化合物,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綠化、並桿提升景觀品質
在南京建鄴區長虹路示範段,側分帶島頭的綠化也有所升級。原先側分帶裏種植的是海桐,比較單一,示範段的島頭裏新栽種了喜陰植物,用五色梅、彩葉草、半枝蓮和長春花打造彩化效果,用小兔子狼尾草和景觀石增加造型、打造錯落的層次感。
晏華榮介紹,此次南京建鄴區長虹路全線的綠化都要進行改造,對長勢較差、影響美觀的樹木統一更換,對側分帶殘舊的側分石及平石全部替換更新,提升景觀效果。
南京建鄴區長虹路位於老城區,信號燈、監控、路燈、交通標誌、強電、弱電等各類桿線多且雜亂,本次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對淩亂、零散的各類桿線進行合併、下地,空中架設的桿線全部下地埋設,從而擴大城市空間、凈化環境、減少安全隱患。據初步統計,本次整治共減少桿線167根。
針對積淹水的問題,此次整治中將對道路沿線及周邊小區地下管網運行情況進行摸排,對排水管進行全線檢測,針對積淹水點進行專項處理,對破損管道進行更換、對淤積管道進行疏通,確保長虹路全線排水通暢。
南京建鄴區長虹路環境整治預計在9月底前竣工,屆時,南京建鄴區長虹路將成為內秦淮河畔又一條景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