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室內溫度明顯低於室外溫度 白鷺新村節能改造初見成效

南京秦淮區白鷺新村小區正在進行節能改造
2016年年底,南京市建委會同市規劃局、房産局、安居集團等單位研究擬定了《南京市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技術方案》。2017年,南京市依據該方案對明城墻沿線部分老舊小區開展了節能改造。目前,南京秦淮區白鷺新村小區改造已初見成果。
南京秦淮區白鷺新村位於長樂路北側,臨近武定門。該小區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由5幢5層住宅組成,共有225戶居民。在2017年明城墻沿線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中,該小區被列為節能改造示範小區。
南京安居保障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明城墻沿線老舊小區環境整治中負責設計與實施監督等工作,該公司綜合前期部部長王濤介紹,此次秦淮區白鷺新村節能改造的標準較高,基本按新建建築的標準來打造。以往對老舊小區進行節能改造一般都是針對門窗等進行局部改造,此次秦淮區白鷺新村5幢住宅全部進行改造在我市也是首次。
對秦淮區白鷺新村進行節能改造主要針對屋面、墻面和門窗。對屋面重新進行防水保溫處理,剷除原有面層後進行清理,再重刷防水塗料和具有保溫防水功能的發泡聚氨酯,面層做抗裂砂漿保護處理。秦淮區白鷺新村建築的墻面已剝落,給增設保溫層帶來了難度。施工中要先剷除原墻麵粉刷層至基層,清除外墻灰縫,把墻面噴灑乾淨,再用聚合物抗裂砂漿滿刷,然後要用水泥砂漿找平,壓入鋼絲網,錨固卡扣,刷防水塗料,粘貼保溫板,用專用砂漿抹面後,再刷防水塗料和防水柔性抗裂膩子,最後裝上飾面層。
在改造中既要保證外墻不能因施工再次産生滲漏,還要確保施工過程中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為此,保障房公司邀請專家進行論證制定針對性方案,改造中徹底剷除原有屋面和外墻面層,按照新建建築標準從基層處理到防水處理以及面層都進行了提檔升級,改變了以往哪漏補哪的做法。施工中各參建單位協調工序,將施工時間與居民休息時間錯開,取得了居民的理解與支持。
此次整治為居民免費更換了外窗。外窗為斷橋隔熱鋁合金加6+12A+6中空玻璃的系統保溫窗,保證氣密性的同時提升了建築保溫性能,開敞樓梯間也做外窗封閉處理。
目前秦淮區白鷺新村所有樓棟的屋面工程已經完成,外墻保溫面層也已完工。“這幾天這麼熱,明顯感覺家裏的溫度比室外要低3—5攝氏度。”小區一住戶高興地説。由於外墻有了保溫功能,空調效果也比原先要好,降溫速度快了,溫度也不需要再調那麼低了,空調關閉後室內的涼爽能持續較長時間,起到了節能效果。
據介紹,此次改造主要涉及明城墻沿線列入年度老舊小區整治計劃、近10年無拆遷計劃、産權清晰、結構安全、未達到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既有居住建築。改造以建築外門窗節能為主,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實施建築墻體隔熱(保溫)、屋面保溫(含平改坡)、加裝節能燈和太陽能光電系統等改造措施。經改造,要達到降噪、舒適、節能的要求。秦淮區白鷺新村節能改造成功後,南京市主管部門將以此為樣本,對其他符合條件小區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