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策落地、項目推進、供需兩旺——我市穩步推進建築産業現代化

丁家莊A28地塊吊裝疊合板

浦口區人才公寓樣板房

浦口區鞏固六號地塊人才公寓項目

浦口區人才公寓項目預製構件展示

安裝樓梯
2017年以來,南京市建築産業現代化工作在政策宣貫、項目落實、示範創建、基地培育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已初步形成政策舉措落地、項目推進有序、監管制度完備、市場供需兩旺的良好局面,為後期全面推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政策提供保障 各方面要求進一步明確
日前,南京市政府出臺了《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共十三條,主要對推進南京市裝配式建築發展劃定了區域、明確了項目應用範圍、提出了核心控制指標要求、出臺了更優惠的鼓勵性政策和更嚴格的控制性舉措,並進一步細化了相關操作流程、落實了保障措施等。
南京市建委市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意見有以下幾方面亮點:一是將全市劃分為重點推進區域、積極推進區域和鼓勵推進區域三個層次,其中846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溧水區永陽、高淳區淳溪兩個規劃新城和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劃定為重點推進區域,要求所有新建住宅建築項目和單體建築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築項目必須採用裝配式建築;二是突出源頭把控,強調所有住宅建築和公共建築項目建設用地在土地劃撥或出讓前,發改、國土部門應在劃撥批准立項文件或土地出讓合同中列入裝配式建築控制指標相關內容,明確由受讓人遵照執行;三是明確了三項核心控制指標。即同一地塊內必須100%採用;住宅建築(三層及以下的低層住宅除外)應100%實行成品住房交付;住宅建築單體預製裝配率應不低於50%,公共建築單體預製裝配率應不低於40%。四是進一步加大了政策鼓勵力度。明確規定只要採用裝配式建築達到相關指標要求的住宅項目,就給予2%的容積率獎勵,且獎勵部分免收土地出讓金;對使用預製外墻的,不超過2%的面積可不計入容積率,以上兩條可同時享受。該意見從發佈之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此外,市建委在多次調研裝配式建築部品生産企業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並出臺了《南京市裝配式建築工程品質安全管理辦法》、《南京市裝配式建築品質監督細則》、《南京市裝配式建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點》、《關於加強南京市裝配式建築混凝土結構工程檢測管理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明確了裝配式建築建設、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及部品生産企業的責任及監督管理要求。
各部門聯動 裝配式建築穩步發展
2017年以來,市建委、發改、規劃、國土、房産等部門密切配合,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協調聯動機制,裝配式建築項目在全市範圍穩步推開。目前南京市所有出讓地塊在出讓前均會徵求市(區)産業辦對裝配式建築的意見,截至目前,南京市已有97幅出讓地塊明確了裝配式建築相關指標要求,總建築面積約1345萬平方米,其中已完成出讓41幅,總建築面積約493萬平方米,目前已開工10幅,其餘大部分項目將在下半年陸續開工;待出讓地塊56幅,總建築面積約852萬平方米。
據悉,目前在建裝配式建築項目推進順利。全市各主管部門積極探索裝配式建築管理模式,在規劃許可、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品質安全監督到竣工驗收備案等環節均提供有效服務與保障。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採用裝配式建設項目達43個,總建築面積約475萬平方米。目前我市裝配式建築在鼓樓、棲霞、雨花臺、建鄴、江寧、浦口、高淳等各區都有在建項目,其中既有政府投資的保障房、學校,也有開發企業投資的商業、住宅和美麗鄉村項目。
在位於丁家莊保障房二期的A28地塊,這裡有6幢裝配式住宅,均採用預製裝配式剪力墻結構,是江蘇省目前採用裝配式結構建築面積最大的在建工程。該工程主體結構預製率達到32%,裝配率達67%。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了整體衛浴、成品隔墻板材、預製樓梯等部件。整體衛浴內,洗手池、抽水馬桶、淋浴間等已全部到位,只需兩個工人花費半天時間使用螺釘、黏合劑直接到現場安裝,大大縮短了施工週期。而且整體衛浴間的浴缸與底板一次壓膜成型,沒有拼接縫隙,從根本解決了普通衛生間地面易漏水的問題。施工單位中建二局項目負責人劉克舉介紹,現場裝配施工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能減少建築垃圾的産生和污水的排放,減少建築噪音、有害氣體和粉塵,有利於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資源能耗,促進建築産業綠色發展。
在南京浦口區鞏固六號地塊,由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施工的人才公寓也採用裝配式建造。目前兩幢公寓臨近封頂。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的施工現場乾淨清爽,預製構件整齊地堆放著。項目副經理梁峰介紹,裝配式建築以工廠生産的部品製造取代現場建造,工業化生産的部品部件品質穩定,以裝配化作業取代手工砌築作業,能大幅減少施工失誤和人為錯誤,保證施工品質。從節能減排角度來説,發展裝配式建築也是重要途徑。
各方主體積極參與
多家企業謀劃建廠
市建委市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南京市各方主體參與裝配式建築的積極性顯著提升。2017年以來,南京市充分利用在土地出讓條件中明確裝配式建築指標要求的有利條件,以省住建廳首次設立裝配式建築施工、監理企業及部品生産基地名錄庫為契機,抓緊出臺《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體、各行業協會廣泛發動,裝配式建築相關知識和政策措施已逐漸成為全市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生産企業關注的重點。目前南京市已成為裝配式建築相關産業投資熱點。南京市已有7家PC構件生産企業具備生産能力,年産能達到320萬平方米;正在建設的4家PC構件生産企業,預計到2017年年底産能可再增加約200萬平方米。中建科技、中建三局等央企,江蘇省建、南京建工、南京明輝等眾多本地企業正在積極謀劃建廠,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正計劃擴大産能。
長江都市設計院是裝配式建築設計方面的領頭羊,受該單位成功轉型的影響,目前南京市相關設計院紛紛調整工作重心,抽調精兵強將組成裝配式建築設計研究中心;部分開發、施工企業主動加強內部培訓,積極與有經驗的企業開展合作;部分混凝土生産企業也開始轉型謀劃從事部品部件的生産。
理唸有待提升 人才儲備不足
裝配式建築在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市建委市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裝配式建築設計理念與能力有待提升。通過對南京市在建的裝配式建築調研發現,部分建設項目設計人員對推進裝配式建築的本質意義認識不清,深化設計能力不足,存在為完成指標而倒推構件選用或直接交由生産企業深化設計的問題,給生産企業和現場施工帶來不便,同時提高了建設成本。
在監管方面,裝配式建築監管措施尚不完備,管理水準和手段有待加強。目前我市雖然出臺了裝配式建築品質安全監管相關文件,但對全過程的有效管理還需要不斷探索,特別是對部品部件設計、生産、安裝、檢測等信息化管理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在人才儲備上,相關專業人員、産業工人的技能難以滿足裝配式建築項目發展需求,培訓方法有待改善。
爭做示範 形成南京特色
下半年,南京市將結合《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及品質安全監管相關文件的出臺,迅速組織開展對主管部門、建設(開發)、施工和監理企業等相關管理人員的宣貫。同時,進一步加強各部門的聯動,加強項目全過程的監管,確保項目落地和指標落實,力爭在全省做好示範和表率。
針對當前裝配式建築設計、施工、生産環節存在的脫節現象和問題,南京市將組織專門的力量開展一次全市項目的摸底排查,及時查找薄弱環節,研究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爭取在全市範圍內打造和培育一批裝配式建築精品和樣板工程,逐步形成南京特色。以江寧濱江和江北六合為重點,合理規劃全市裝配式建築生産能力佈局,打造南京市裝配式産業集聚區;以省裝配式建築創新聯盟成立為契機,籌備成立南京市相應産業聯盟,加強設計、生産、施工、開發企業之間,企業與在寧高校之間的合作,統籌推進裝配式建築全産業的有序發展。
在服務與監督方面,相關部門將逐步提升裝配式建築工程品質和施工現場管理水準;積極探索和推進建設工程的諮詢服務與EPC總包模式,加強裝配式建築全過程的跟蹤服務,從項目啟動階段就做好相關的諮詢與管理工作,打通項目設計、施工與部品生産之間的技術壁壘,彰顯裝配式建築的優勢。完成裝配式建築構件分類及編碼規則課題研究,構建南京市裝配式建築信息監管平臺;及時掌握全市裝配式建築項目分佈情況、建設進度等動態信息,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現場監督檢查方式,強化對裝配式建築核心指標落實情況的過程式控制制,引導和鼓勵採用鋁模、爬架、地坪一次成型等先進施工技術和預製圍墻、門禁系統等標準化現場管理,提高裝配式建築施工效率和工程品質安全。
為滿足南京市推進産業現代化對人才的需求,下半年,南京市計劃依託省、市人才實訓基地及施工現場、設計研發基地、部品生産企業等資源,多層次開展裝配式建築知識培訓,儘快提升行業管理人員、企業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