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設“職工親子工作室”解職工後顧之憂——南京能否推出單位托育服務
暑假即將結束,假期裏孩子怎麼帶讓很多上班族費盡了腦筋。近日,上海市總工會發佈的《上海“職工親子工作室”設置及管理辦法》讓不少南京人看到了希望:上海市總工會指導68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職工親子工作室”,開展職工子女的晚托、暑托、寒托等各類形式的托育服務,解決了孩子沒人帶的大難題。
南京日報記者了解到,南京也有少數單位在辦類似的暑期托班,讓職工可以帶著孩子上下班。南京市總工會有關人員表示,上海市總工會的做法具有示範和借鑒意義。
外聘老師,南京企業自辦暑期托班
8月18日上午,位於南京浦口區的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間大會議室內傳來歡快的歌聲,這是老師帶著孩子們在玩搶椅子的遊戲,這些孩子都是焦點科技的職工子女。為解決職工暑期沒人帶孩子的困難,公司特別辦了這個“焦點暑期班”,孩子們每天早晨跟著家長來上班,下班再一起回家。爸爸媽媽工作時,孩子交給暑期班的老師託管。
公司行政部的莊慧負責這一工作,她告訴南京日報記者,這個班從2011年就開始辦了,每年暑假都有,2017年有50多個孩子參加。老師是公司聘請的幼師專業的大學生和幼兒園老師,課程的設置、孩子們的作息時間參照幼兒園。這個班主要針對學前幼兒和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孩子。年紀稍大一點的孩子則另外安排了一間會議室,可以在裏面寫作業、閱讀。這個班對職工子女免費開放,孩子們在公司除了一日三餐,上午、下午還有點心、水果吃。
“今年是女兒第二年參加這個暑期班了,每天和我一起上下班,她很喜歡。”職工沈先生告訴記者,女兒在這裡可以看書、寫作業,還可以學習剪紙、畫畫。公司這種人性化的做法讓他們很有歸屬感,工作起來沒有後顧之憂。
南京日報記者了解到,除了少數大型企業,我市部分醫院等單位每年寒暑期也自辦托班,解決職工帶孩子的難題。
帶娃上班的職工不少,也有單位明令禁止
在南京市,設有這種暑期托班的單位畢竟是極少數。事實上,帶娃上班的職工並不少,一些單位對此現象比較寬容,但也有一些單位明令禁止。
在南京長髮科技大廈上班的鍾女士告訴記者,孩子的爸爸經常出差,家裏又沒有老人帶,所以她只能每天厚著臉皮帶著孩子來上班。幸好老闆和同事對此都很包容,她也是盡全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剛放假的頭幾天,我是帶著他去上班的。”在機關上班的陳女士告訴記者,但孩子在辦公室一會喊“媽媽,我要這個,我要那個”,並且發出各種“噪音”,一個不留神,他又跑到別人的辦公室。熊孩子太鬧騰,打擾大家工作,後來乾脆把他送回山東老家了。
“帶娃上班在我們公司是明令禁止的,寫進了規章制度。”在南京軟體園一家企業工作的儲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工作節奏很快,小孩子帶過來沒人管著,會干擾工作。所以他們公司從來沒人帶娃來上班,就是週末加班也沒有。
工會經費進行補貼,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鑒
在這種情況下,上海市總工會推出的“職工親子工作室”無疑讓人有了盼頭——在該市職工需求集中且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園區、樓宇中,按照企業主導、工會牽頭、社會參與原則,發揮單位優勢開展職工子女晚托、暑托、寒托等各類形式的托育服務。截至目前,該市職工親子工作室已達68家,其中有55家開出了暑托班,為2000余位職工緩解了暑期子女托育壓力。
南京日報記者從上海市總工會獲悉,經費方面,鼓勵單位用福利費補貼建設親子工作室,各級工會可根據《關於加強服務職工經費保障的意見》精神,結合工會經費情況,對親子工作室等服務職工設施建設予以適當補貼。在運作時,企業可向職工收取成本費用,收費項目和標準需公示。
對於上海市總工會的做法,南京市總工會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海市總工會的做法具有示範和借鑒意義,為職工謀福利、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是各級工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儘管目前南京工會系統還沒有啟動這方面工作,但這種關愛職工的做法值得提倡和推廣。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托育服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國營企業辦得十分紅火,深受職工歡迎。後來由於企業改革等因素,職工子女托班逐漸減少。而現在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應該鼓勵有條件的單位開展職工子女托育服務,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地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