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3家上市企業集聚發展催生“黃埭現象”相城高新區(黃埭鎮)引導企業做大做強打造“千億板塊”
一個板塊集聚了13家上市企業,這是蘇州相城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黃埭鎮)創造的一個奇跡,被人們稱為“黃埭現象”。日前召開的蘇州相城高新區黨工委全體(擴大)會議提出,到2020年,上市企業要發展到20家。
2003年11月27日,黃埭企業的“領頭羊”江蘇江南高纖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拉開了黃埭企業上市的大幕。上市後,江南高纖每年把企業銷售額的5%用於技術和設備更新,並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依託,自主開發出一系列差別化、功能化化纖産品,還與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下游客戶合辦了6個研究室,在海外設立2個開發機構,躋身世界滌綸毛條企業500強。
江南高纖的成功給了黃埭企業很多啟示。黃埭鎮因勢利導,把引導上市作為加快企業成長的主要手段,出臺對上市企業給予重獎500萬元等鼓勵支持政策,並對擬上市企業開設土地供應、項目審批、稅費減免“綠色通道”,引導“上市儲備”企業加快資産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形成“擇優扶持一批、改制輔導一批、申報上市一批”的“上市梯級”。
利好政策激起了企業上市的“衝擊波”。2011年3月22日,蘇州科斯伍德油墨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第二年,科斯伍德跨出國門,收購一家法國企業,走上了一條依託海外基地拓展海外市場的發展新路。 2012年1月19日,揚子江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深交所A 股主板市場,企業攻克了“超薄彩色涂層鋼板的清潔生産關鍵技術”等重點課題,躋身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
2014年以來,黃埭企業上市出現“井噴”。當年12月3日,黃埭鎮在北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開設專場,蘇州吉人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業同時在“新三板”掛牌上市。2015年,蘇州新陽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久美玻璃鋼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標節能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業先後登陸“新三板”。久美玻璃鋼自主研發船舶和海洋工程玻璃鋼管道,擁有13項實用新型專利,不僅填補國內空缺,還獲得了同際上9家船級社的型式認證證書。不久前,在與一家美國企業的競爭中,久美玻璃鋼中標了全球最大的40萬噸級散貨船壓載、掃艙系統項目。
2016年5月,省級相城高新區(籌)正式成立,開始以黃埭鎮潘陽工業園和生物科技産業園為主體,打造創新引領、綠色崛起、輻射周邊的創新型生態園區。從此,相城高新區(黃埭鎮)的企業上市再提速,金宏氣體、吉人高新、紐克斯等一批企業加快主板上市進程,商祺光電、普強電子等一批企業進入“上市後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