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防治水土流失 永續“江南美景” 《蘇州市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獲批劃定四大“防護區”“維護區”
到2030年,蘇州市水土流失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下降到0.2%以下,中度及以上侵蝕面積削減20%,人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9月11日,《蘇州日報》記者從蘇州市水利局獲悉,蘇州市政府已批復同意《蘇州市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這是蘇州水土流失防治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部由蘇州市水利局組織編制的規劃將作為蘇州市水土保持工作的行動指南,成為今後一段時期全市防治水土流失與合理利用、開發與保護水資源的重要依據和發展藍圖。
《規劃》內容涵蓋蘇州市全境,規劃面積8488.42平方公里,現狀水準年為2015年,近期水準年為2020年,遠期水準年為2030年。《規劃》設定的總體目標是,到2030年,全面建成與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水土保持監測網絡體系與監管體系,實現適宜治理的小流域生態化與清潔化。蘇州市水土流失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下降到0.2%以下,中度及以上侵蝕面積削減20%,人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
該《規劃》將蘇州市劃分為:張家港常熟沿江平原人居環境維護農田防護區、蘇州城區平原水網人居環境水質維護區、常昆太平原水網人居環境水質維護區、蘇州環太湖水源涵養人居環境維護區。總體佈局則為:“一區、一帶、兩片”。“一區”指環太湖丘陵山地防治區,區域內以水源涵養功能為重點,做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全面推進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加強山丘區坡面水系工程建設,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的水源涵養服務功能;開展生態自然修復,保護和建設具有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功能的森林植被,維護水質安全;人口密集的坡腳、淺山農區,進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減少面源污染。 “一帶”指沿長江南岸邊灘防護帶,主要加強沿江灘地護岸護灘林草措施體系建設,增加地表覆蓋,防治降水沖刷造成的水力侵蝕;營造防風護灘林,減少風力侵蝕,保護沿江農田,維護人居環境。“兩片”指南部主城防護片和北部平原防護片。
規劃中還明確了對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即,對於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水土流失易發區內開辦基礎設施建設、礦産資源開發、城鎮建設、房地産開發、旅遊開發等生産建設項目,生産建設單位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告表),並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