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300萬江蘇志願者共享公益“嘉年華” 志願服務, 美好你我他
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民政廳、江蘇團省委等承辦的第二屆江蘇志願服務展示交流會,9月23日在“志願之城”無錫舉行。以“志願服務,美好你我他”為主題,來自全省的志願者齊聚盛會,播種公益種子,匯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志願服務,讓城市文明升溫
本屆交流會設有14個展區,451個項目參展,深度展示江蘇志願服務工作的成果,為社會愛心企業、愛心單位和志願項目搭建交流對接平臺。
在南京展區,小青檸青少年服務中心志願者朱偉,用不同的秦淮河水樣製作出顏色各異的冰棍,讓大家更直觀地看到不同水樣污染物情況。該中心近日成功舉辦“綠色河道健康走”活動,吸引千余人參加,呼籲民眾爭做“河小二”。
在無錫展區,尋親會紀錄片《江南棄兒》中,一個個重聚擁抱痛哭的鏡頭讓駐足市民忍不住熱淚盈眶。江陰尋親志願者協會“照亮回家路——公益尋親志願服務項目”成立7年來,吸收全國近300個志願者入會,成功舉辦全國大型尋親會4次,幫助138個離散家庭找回親人。
據統計,目前江蘇省有1300萬名志願者,他們正把文明的種子,播撒在江蘇這片沃土上。
“打開車門,敞開心門”,順路免費搭載乘客,“順風車”志願服務項目的南通志願者們每天通過朋友圈發佈“順路搭載”信息,一年365天順風車信息天天有,重點幫助外來工、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人群。8月15日,在南通家裝城的小王,急著趕回老家漣水見爺爺最後一面,正在客戶家裏裝空調的志願者李師傅,接到電話前去援手。向客戶道歉反獲支持——“沒事的,空調在這等著你,你這樣的人,辦事我放心!”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南通“順風車”累計已有26個分站點,共800多臺車,免費搭乘1萬多人次,無一起安全事故。
專業幫扶,精準參與社會治理
“三走進”急救知識普及、藍天救援志願服務項目組、中藥百草香……如今更多的志願服務團瞄準精準幫扶、專業服務,行進在專業化的志願服務的道路上。
南京市社區藝術教師志願者服務中心2013年4月掛牌成立以來,一大批文藝專業人員帶動身邊更多人把藝術“種”到社區,累計招募、註冊社區藝術教師志願者676人;結對社區132個;組織志願者進社區輔導累計14182場次;服務中心累計服務天數達1134天;累計服務時間達28364小時;受益群眾累計達24萬多人次。在參會的很多志願者看來,志願服務不是單純的奉獻、做好事,而是公民參與社會治理的一種生活方式。
鎮江金山公益團隊關懷“失獨老人”這一特殊群體。從修水修電到買房裝修;從住院陪護到臨終關懷;從過生日、旅遊到中秋夜、年夜飯……金山公益網絡志願者團隊為全市202戶失獨家庭提供關愛和服務,服務累計時間超過6萬小時,同時,聯合該市慈善總會、市衛計委等多家政府部門為失獨老人購買重大疾病保險。
宿遷市欣語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的“欣老師”們,針對青少年抗挫力普遍低下、心理問題多發等問題,走進37個社區,用冬令營、特訓營、心理遊戲團體輔導等形式組織青少年及家長參與,為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建檔、篩查、分級等等,構建“政府購買服務、社區搭建平臺、公益組織唱戲、社區居民受益”的社區未成年人教育新模式。
創新理念,志願精神耕深致遠
在交流會上,公益集市、公益音樂節、公益影像節、志願課堂等活動,讓志願者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也學到扶老助殘、互聯網公益、法律和心理服務等多領域的新理念和新知識。
“我認識了很多人,也學到很多其他學校和機構的志願者經驗,可以用到我們以後的志願服務活動中。”南京財經大學國貿學院大三的高婷婷帶著自己的“微時光,益課堂”第一次來到志交會,她説,團隊小夥伴決定給社區的孩子們設計更多有意義的活動。
有更多的志願服務機構在嘗試志願服務的新模式,在“陽光志願者平臺”上,每個志願者都建有一份電子檔案,參與一次志願服務活動可以獲得相應積分,換取蛋、油、咖啡券、機場貴賓室服務等獎勵。“志願者應該得到社會相應的尊敬。” 無錫市軟體行業協會的秘書長周怡妮説。
本屆交流會以形式新穎的展示交流活動吸引大量參會者,累計進館參觀人數達3萬人次,直接參與人數達6萬人次,通過現場洽談、網絡眾籌,431個項目成功對接公益資金3330萬元。上海師範大學志願服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祖平説,志願服務為人們提供社會參與的機會,“志願者新觀念、新生活方式的帶入,將加快整個國家的現代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