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市公示第四批演出補貼劇目 “票價直補”精準激活文化消費
9月26日,南京市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第四批演出補貼劇目開始公示,其中包括江蘇大劇院、南京保利大劇院等演出場地的原版音樂劇《貓》等35部演齣劇目。2016年入選全國首批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後,南京市推出了“票價直補”等一系列文化消費創新舉措,江蘇省文化廳日前編發的《2016年度江蘇省文化統計手冊》12項指標中,南京市在文化事業費、人均文化事業費、人均群眾文化業務活動專項經費、藝術表演團體演出收入等8項指標均排名第一。公共文化資金怎樣花在利刃上?群眾文化消費如何有效激活?《新華日報》記者進行了調研採訪。
“票價直補”,讓南京更有戲
這一年來,南京不少買票看戲的觀眾明顯發現:票價變低了。市民劉女士告訴《新華日報》記者,8月份她在南京保利大劇院現場看了一部話劇《斷金》,原價880元的票價,實際只付了700多元。
這背後,得益於南京市出臺的“票價直補”新政。去年6月,南京市被文化部認定為第一批26個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之一。隨後,南京相繼出臺《南京市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實施意見》和《南京市促進演出市場消費實施辦法(暫行)》,決定2017年市財政投入1500萬元預算資金,先期試點演出市場,全年遴選100台左右的劇目,補貼比例在20%—50%,“銷售一張補貼一張”。
江蘇大劇院行銷推廣部陳海燕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一年來江蘇大劇院申請到的南京市補貼劇目有十多個,包括《維也納童聲合唱團音樂會》、越劇《陸游與唐婉》等一批優秀劇目。有了補貼,市民走進劇院就更輕鬆了。
為了方便百姓,2016年底,南京市搭建“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南京)智慧綜合服務平臺”,市民們可在平臺查詢信息、買票,演出機構可進行補貼劇目申報、審批。該平臺負責人吳海青説,2017年推出的“南京有戲·我最愛的劇目”市民互動評選環節,效果非常好。“一方面起到了更好的宣傳,另外一方面,市民自己選戲,更合胃口。”
釋放活力,讓文化成為剛需
擁有800多萬常住人口的南京,對於文化的渴求有巨大強力。原先,文化消費的“弱點”和“難點”卡在了哪?
以演出為例,業內人士分析,長期以來,南京演出市場與北上廣相比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內需不足”,而這種不足同時造成許多高品質劇目、高成本演出不願在南京落地,形成惡性循環。
一年來,以試點工作為契機,記者發現,南京市文化消費明顯轉旺,真正實現了撬動作用。幾大演出場館紛紛反映,新政對於市民買票看戲推動作用十分明顯。目前,一般劇目上座率都在80%以上,比以往提高20個百分點。像南京保利大劇院《白鹿原》《千手觀音》等幾場演出,一票難求。
推動文化市場消費,政府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最佳的辦法是政府避免大包大攬,用小投入辦大事情,真正讓文化在百姓中間“活”起來。《新華日報》記者發現,南京市票價補貼推廣之後,無形中培養了一批愛看戲、愛買票的受眾。除了直補,還有“積分”獎勵,觀眾可享受積分抵扣補貼,這樣一來,文化消費更加有了“可持續”的後勁。
“要讓文化真正成為百姓的剛需,成為源源不斷的持續的市場需求。”南京市文廣新局局長刁仁昌告訴記者,下一步,南京市將進一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在增強文化供給的同時,把文化消費專項資金補貼到文化市場的供給端和消費端,讓市民“好看戲、看好戲”。
群眾導向,把決定權交給百姓
公共財政對文化事業投入的持續增長,對推動南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新華日報》記者從南京市文廣新局了解到,2016年,南京市文化事業費(不包括文物事業費)達11.88億元,人均文化事業費增至143.74元,人均群眾文化業務活動專項經費增至13.05元,這3項指標的年均增幅均超過40%。
資金投入增加了,百姓的選擇面也更廣了。這一年來,第十六屆南京文化藝術節、第十四屆南京文博之夏、第二十一屆南京讀書節、第十屆金陵合唱節、2016百場公益演出廣場行等特色品牌文化活動此起彼伏,為農村、社區、部隊、高校等送演出超千場,舉辦各類群眾文化活動超2萬場。
政府提供的文化大餐,怎麼更加符合百姓胃口?《新華日報》記者從南京市文廣新局了解到,2017年南京市惠民演出,就把選擇權全部交給了基層百姓:各區提前將基層文化需求摸底匯總,再有針對性地“下單”選訂節目。
以公益電影放映為例,南京市文廣新局廣電社會管理處副處長樓錢良告訴《新華日報》記者,現在南京每年在農村放映的公益電影8000場,過去,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決定權在放映隊,“放映員放什麼,村民就看什麼。”現在,高淳開始試點“你點什麼,我送什麼”的“約片制”。影片目錄與約片單在“高淳發佈”、官方政務微博和區“農家書屋”QQ 群上同時發佈、線上匯總民意。此外,村幹部可以直接打電話到區文廣局、文體站,要求送指定的電影下鄉。
隨之而來的,是南京市文化建設創新現象不斷涌現:文化下鄉,以前是“我演你看”,現在是“我教你演”,大家一起樂享文化大餐;文博場館,以前單純各類展覽,現在江寧織造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等文博場館有了精彩文創、有了繽紛演出,南京這座“博物館之城”的魅力正在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