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連綿陰雨、降溫 關節炎患者大增 預防關節炎吃得要好,運動不能過量

朱保華主任正在給胡奶奶看病。

國慶節開始的連綿陰雨、降溫,南京各家醫院骨科收治的腰腿痛患者大幅增加,其中,很多人是因為受寒冷、陰雨的影響,關節炎發作所致。對此,專家提醒,老年人除了做好防寒保暖外,不要一味吃素,適量的蛋白質攝入有助於關節健康。
老奶奶關節炎發作疼痛難忍
10月14日上午,75歲的胡奶奶在女兒的攙扶下到江蘇省第二中醫院骨科找朱保華主任就診。想要坐下來的胡奶奶顯得很是吃力,一隻手撐住了凳子才緩緩坐了下去,記者看到,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胡奶奶都疼得直哼哼。朱保華通過問診了解到,胡奶奶右側膝關節腫痛已經有一個多星期了,病情越來越重,如今行走困難,站不起來坐不下,更不要説爬樓梯了,實在挨不下去了,才找女兒送她到醫院就診。朱保華根據胡奶奶以前拍的CT片發現,她的右側膝關節患上了骨性關節炎,半月板全部磨損了,對她來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關節置換。
天氣變化關節炎患者大增
《南京晨報》記者跟隨朱保華上了半天門診發現,因腰腿痛就診的老人佔了一半以上,年齡普遍在七八十歲,偶爾也有一些比較年輕的,五六十歲的。朱保華告訴《南京晨報》記者,國慶節以來,因為天氣突然涼了,又加上陰雨不斷,腰腿痛的患者明顯增加。“夏天的時候,接診的患者以肩周炎、頸椎病為主,多是空調吹的,最近卻是腰腿痛居多,而這類患者很大一部分患有關節炎。”據朱保華介紹,他所在的病區核定床位48張,最近長期加床到56張,其中1/3左右是關節炎發作和腰痛患者。
朱保華解釋道,老年人由於關節退化,關節軟骨磨損,導致滑膜組織病變,稍有受涼就容易關節炎發作。“其實,很多老人自我保護意識還是比較強的,天才轉涼,他們護膝都戴上了,但有關節炎的人,比正常人對氣溫的變化要敏感得多。”
預防關節炎吃得要好、運動要適度
《南京晨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到醫院就診的關節炎患者主要分為兩大類:骨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都要出現症狀忍無可忍才會去醫院尋求治療。朱保華表示,對於關節炎患者的保守治療,他自己研製了外敷的關節膏,起到活血、消腫、消炎、止痛的作用。另外,朱保華説,還可以通過關節腔沖洗,把磨損後的積液、游離體、碎屑等致炎物質沖洗掉改善病情,再配合康復治療、理療、針灸等,對於不是很嚴重的關節炎患者,能夠緩解病情。對於比較嚴重的患者,朱保華則通過微創保髖、保膝手術減輕患者的痛苦。“微創手術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截骨改變關節的力線,糾正關節的畸形,減緩或避免退變再發生;還有一種是單髁置換。具體採用何種手術方式,得根據患者的病情而定。”微創手術相較而言恢復快,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床。
不過,朱保華提醒,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關節炎的發生除了因腿受過傷外,還與運動過量、營養不足等有關。“現在很多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很強,但是卻容易走入誤區。”朱保華指出,運動過量和營養不足在老年人中並不少見。“怕得三高,飲食過於清淡,以蔬菜為主,蛋白質攝入太低,殊不知,骨組織、軟組織的代謝都需要蛋白質維持,蛋白質缺乏會引起骨質疏鬆,而骨質疏鬆者更容易發生關節炎。”另外,朱保華表示,現在很多老年人都知道多走路有利於健康,卻把握不好這個度,“以前不運動的人,一下子走路一兩萬步,軟骨組織就容易受損”。所以,朱保華強調,老年人要攝入適當的蛋白質,運動則要做到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不過,最好是從年輕時就養成鍛鍊的習慣,這樣有利於減緩關節的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