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絲路濤聲 樂韻交響》明晚在南京文化藝術中心上演 帶你了解南京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淵源
由南京市老幹部合唱團和南京市愛樂者民族樂團獻演的民族管弦交響合唱音樂會《絲路濤聲 樂韻交響》 將於10月24日晚在南京文化藝術中心上演。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中唯一位於南方的城市,它依靠“通江達海”的地緣優勢和“十朝都會”的政治優勢,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明代鄭和從南京出發七下西洋,將海上航線的西端港口延伸到非洲東岸,見證了“海上絲路”由單向到多向、由線狀到網狀的發展過程,拉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壯闊序幕。因此,這場音樂會將通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典音樂之旅,用音樂展現“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故事,表現南京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淵源。
一帶一路讓中國與世界相通,因此這場音樂會也可以説是世界音樂的大聯歡。海絲之路從中國啟航,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這場音樂會的節目單設計巧妙,把沿線國家的代表性音樂串起來再現海上絲綢之路。這臺音樂會選唱的歌曲都是耳熟能詳的外國民歌,像巴基斯坦民歌《美麗的國土》、埃及民歌《尼羅河畔的歌聲》……
海上絲綢之路不僅為沿線各國貿易往來帶來便利,也是中國與外國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據悉,這臺音樂會還邀請了在寧外國人參加演出。民樂合奏《達姆達姆》是阿爾及利亞民歌,這次演出邀請了6位非洲演員伴舞。在《匯聚歐洲》這一篇章中,還將由中、俄、澳三國演員共同演唱蘇聯時期愛情歌曲《山楂樹》。
整臺音樂會除經典作品得到完整再現,還改編和創作了不少聲樂和器樂作品,一首是開場序《奔向新輝煌》,另一首是尾聲《飛翔》。此外,還根據《茉莉花》《我心永恒》和《友誼天長地久》創作的二胡、小提琴與民族管弦樂團協奏曲《心中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