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新版江蘇“老年人口信息白皮書”發佈 年增老人71萬,空巢率已過半
一年新增71萬老人,空巢老人佔江蘇省老年人口的50.77%……10月24日江蘇省民政廳發佈的最新版“老年人口信息白皮書”顯示:江蘇省老齡化比例位於全國各省之首,人口老齡化形勢愈加嚴峻。
八成空巢老人選擇居家養老
江蘇省老齡辦主任夏春青在發佈會上總結道,至2016年底,江蘇省戶籍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71萬,老齡化比重增加0.74個百分點。老齡化區域差異非常明顯,在設區市中老齡化比例最高的前三位是南通、無錫和泰州;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前三位是徐州、宿遷和淮安。目前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南通市老年人口比例為28.35%,最低的宿遷市為15.99%,兩者相差12.36個百分點;江蘇省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縣(市、區)是如東縣,老年人口比例為31.78%,最低的沭陽縣為15.05%,兩者相差16.73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江蘇省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愈加明顯,8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69.18萬人,佔老年人口的15.66%;百歲老人5491人,比上年度增加187人;每10萬人中有百歲老人7.06人。百歲老人數居前三位的是南通、徐州和鹽城。與高齡化相伴而生的“兩代老年人家庭”和“純老家庭”增多,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壓力。
據33個縣(市、區)15840個樣本抽樣調查測算:全省已有空巢老人872.8萬人,佔比首次超過老年人總數的一半。空巢老人中80%左右願意在家養老。
“白皮書”首次提及未來老年人口發展趨勢,經委託第三方統計與預測,江蘇老齡化頂峰將在2052年到來。從2017年的1719萬人到2052年達到2743萬人,1024萬的增量凸顯老齡産業巨大市場潛力。
困難老人兜底保障更加完善
2016年,江蘇省各地投資146億元用於 “社區日間照料養老服務體系達標工程”“醫養融合推進工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提升工程”等13個養老服務補短板重大項目。已建各類養老床位62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超過36張,其中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的達34.7萬張,佔總床位數的56%。今後江蘇省養老服務業發展重點將突出居家養老、醫養深度融合、政府主導和市場主體四個方面,其中政府主導的兜底保障將更加完善。
“白皮書”發佈信息顯示,江蘇省共保障城市低保老人6.82萬人,平均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611元;保障農村低保老人44.03萬人,平均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559元。年滿60周歲的獨生子女傷殘、死亡特別扶助對象,扶助金標準分別從每人每月400元、500元提高到600元、700元。
江蘇省還建立了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對低保家庭中的失能老人、低保家庭和分散供養的特困對象中80周歲以上老年人分別給予每月100元和60元以上補貼。2016年江蘇省對50萬符合條件的老人發放養老服務、護理補貼共計3.71億元。
發揮市場力量參與養老保障是未來趨勢。江蘇省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達2萬多家,其中逾半是民營,還有老年人街道日間照料中心112所、老年人社區助餐點4097家、“虛擬養老院”95個。2305家各類養老機構中民辦的1011家,佔總數的43.8%。全省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安康關愛行動”參保人數已達731.95萬人,參保覆蓋率達44.41%,理賠人數達23萬人次。
護理員工資僅為城鎮職工一半
在夏春青看來,未來老齡事業發展的關鍵是在硬體設施完備基礎上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包括物質供養和精神滿足。
目前江蘇省共有養老護理員26814人,據樣本抽樣調查測算,2016年江蘇省養老護理員年平均工資為33866元,而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67711元,這一崗位的社會價值和待遇保障亟待提高。
醫養融合是養老服務重點發展方向。目前江蘇省有護理型床位15.8萬張,佔總床位數的35.1%,護理院達到98家。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為65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90%的鄉鎮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率32.14%,重點人群簽約率達44.8%。
根據規劃,江蘇省內養老機構在“十三五”末將實現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每個縣(市、區)建有1所以上老年護理院或老年康復醫院,江蘇省老年護理院達200所以上,護理型床位佔養老機構床位總數50%以上。到2020年,江蘇省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城市街道開展日間照料,社區提供助餐,城鄉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成率分別達到80%、40%以上。“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提供的就業崗位將超過8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