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有線打造全國首個老年觀眾全服務平臺 孝樂工程,金色華年的忠實陪伴

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加快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
盛世逢盛會,佳節又重陽。10月29日,江蘇有線與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傾力打造的“孝樂工程”正式發佈,成為全國第一個專為老年觀眾打造的全服務平臺。當天,加快老齡事業産業發展研討會暨“孝樂工程”啟動上線儀式在南京舉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總工程師王效傑、全國老齡辦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李偉,以及江蘇省政府、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江蘇省民政廳、江蘇省檔案局、江蘇省文聯、全國25家省級廣電網絡公司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參加,共同見證“孝樂工程”上線。
弘揚孝親敬老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老齡事業産業發展,事關社會發展大局,事關百姓民生福祉。江蘇有線主動作為、率先探索,擔負主流媒體職責,彰顯文化企業優勢,加快打造為老齡人群提供專屬內容聚合服務的“新平臺”、公共融合服務的“新橋梁”、文化産業開放合作的“新生態”,構築全國廣電網絡攜手創新、共贏發展的“新紐帶”,深入實施公民家庭道德建設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實現差異化競爭、特色化發展。
今天起,當您打開江蘇有線“雲媒體”首頁,按遙控器數字鍵“6”,進入“孝樂神州”頁面,既可以觀看經典電視劇,也可以學習廣場舞,還可以享受健康養生服務,內容豐富、功能齊全。“孝樂神州”是“孝樂工程”的線上平臺,在江蘇率先落地,即將在全國推開。
江蘇有線是國內最大的廣電網絡上市公司,連續多年躋身“全國文化企業30強”,推出“孝樂工程”,既是積極落實國家部署要求,參與老齡服務創新的生動實踐,也是從廣電行業自身特點出發,為社會共同關注的養老問題提供的全新視角。在正式上線之際,讓我們一起走進“孝樂工程”,探尋江蘇有線的創新實踐。
深度融合創新,培育差異化專屬媒介平臺
——廣電網絡擁有最廣泛的家庭用戶群體,這是有別於其他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新媒體的最顯著特徵
俗話説,“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廣電網絡擁有最廣泛的家庭用戶群體,這是有別於其他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新媒體的最顯著特徵。老年用戶是廣電網絡最主要的收視群體,是廣電網絡發展的重要根基。目前,江蘇有線擁有2000萬家庭用戶,網絡和終端渠道遍佈全省。無論是存量優化,還是增量提升,滿足老年群體的需求,都將為廣電網絡創新發展拓展更大空間。
江蘇省民政廳、江蘇省老齡辦公佈的《江蘇省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江蘇老年人口已經超過1719萬,佔江蘇省總人口的22.1%。圍繞老年群體日益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各類養老服務産業市場潛力巨大,增長勢頭迅猛。權威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老齡産業市場規模為1.87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超過8萬億元。
目前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平臺、服務載體眾多,但由於相關資源整合不到位,總體比較分散,社會期待專門為老年人提供綜合性、全方位服務的集成創新平臺。江蘇有線以敏銳的市場眼光和強烈的機遇意識,適時打造“孝樂工程”,成為全國首家為老年群體提供完善服務的項目,推動老齡事業産業發展。
“孝樂工程”不單是一個電視節目的播出載體,更注重在融合上下功夫——
多屏互動。依託江蘇有線的智慧終端和融媒體雲平臺,逐步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針對老年用戶特點,首創“人工智能孝樂助手”,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與智慧機頂盒情景對話、搜索節目、操控電視,實現多屏融合互動和多屏間親情通話。
多業發展。推動移動互聯網與廣電網深度融合,利用移動端和電視端各自優勢,為中老年用戶提供全方位服務。通過嫁接公共文化資源和養老民政等服務,發揮廣電網絡渠道終端優勢,打造“廣電網絡+養老産業”全新業態。
既要做足廣電網絡自身的文章,更要發揮“廣電網絡+”的滲透力、帶動力、輻射力,打造新的服務生態和産業生態。基於這樣的理念,江蘇有線培育有別於互聯網的差異化專屬媒介平臺,鞏固並提升用戶規模。
我國老年群體數量大,老年人生活需求多,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前景廣闊。江蘇有線與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攜手合作,把“孝樂工程”培育為全國有影響力的示範品牌,進一步完善老齡服務體系。
打造“四心工程”,伴隨老年人度過金色華年
——打造讓黨委政府放心、社會充滿愛心、子女盡到孝心、老年朋友開心的“四心工程”,讓“孝樂工程”伴隨老年人度過金色華年
10月29日正式上線後,“孝樂工程”首先在江蘇落地,未來將向全國推廣,惠及超過3億名老年人口,開闢老齡服務事業産業發展的新藍海,打造讓黨委政府放心、社會充滿愛心、子女盡到孝心、老年朋友開心的“四心工程”,讓“孝樂工程”伴隨老年人度過金色華年。
“孝樂工程”設立健康、教育、文化、娛樂4大板塊,對應老年人最期盼的4個訴求——身體健康、生活豐富、精神充實、心情愉悅。其中,健康平臺包括專家問診、養身健體2個欄目,教育平臺包括老年大學欄目,文化平臺包括輝煌歷程、中華傳承、孝悌、看鑒歷史、非遺傳承5個欄目,娛樂平臺包括那年影視、廣場熱舞、居家生活、暢遊天下、聽·歲月留聲5個欄目。正式上線前,江蘇有線專門邀請部分觀眾先行體驗,大家一致認為,服務類別豐富、欄目設置精準、互動交流便捷、內容更新及時,將持續關注“孝樂工程”,做忠實用戶。
“孝樂工程”啟動建設以來,良好的社會效益正在凸顯——
成風化人,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孝親、敬老、愛小、愛家、愛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孝樂工程”圍繞導向準確、收視提升2個層面佈局,著力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徵的老齡公共媒體平臺。通過持續不斷的內容建設和群眾性文化活動,樹立新時期孝道文化和家庭美德,通過老年群體影響下一代,帶動整個家庭。
橋梁紐帶,密切聯結政府部門與老年群體“雙向需求”。公共服務覆蓋到老年群體,要求打通“最後一公里”,許多公共文化服務需要借助社會化機構來實施。對於老年人而言,迫切希望有公信力的機構提供服務,放心安心。江蘇有線作為省屬文化企業,社會認可度高、網絡渠道廣,善於將政府部門的頂層設計與老年群體的實際需求有機結合。
江蘇有線積極順應智慧養老新趨勢,通過嫁接各類老齡公共服務資源,助力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一期工程重點打造覆蓋多終端、多渠道的“孝樂神州”中心服務平臺,輔以線上線下服務;二期工程圍繞養老多層次需求,逐步構建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目前,“孝樂工程”得到各部門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在江蘇省文明辦指導下,“孝悌”欄目將作為江蘇省道德模範宣傳和發佈的窗口;以家庭為單位提供“專家問診”“預約專家”“健康隨時問”等便民服務,在江蘇省內143個社區醫院試點“孝樂驛站”健康公益活動;在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支持下,拓展“線上收視+線下教學”老年教育新模式,打造老年教育服務新體系;在省檔案局支持下,“看鑒歷史”欄目篩選了一批優秀歷史紀錄片;“廣場熱舞”欄目得到江蘇省廣場健身舞運動協會支持,為老年人提供專業指導。
發揮“廣電網絡+”優勢,開放合作實現共贏
——以“孝樂工程”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將全國超過3億老年人口與數萬億元市場潛力相銜接,打造開放合作的老齡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面對時代深刻變革,廣電網絡需要加強協作,共享市場機遇,做大市場蛋糕。江蘇有線的率先探索,正在為行業轉型發展提供可借鑒可複製的經驗。
廣電網絡創新發展,必須瞄準用戶價值深入挖掘、展開佈局。江蘇有線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以“孝樂工程”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將全國超過3億老年人口與數萬億元市場潛力相銜接,打造開放合作的老齡公共文化服務新體系,實現共贏發展。
比如,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共同生産、製作、傳播老齡題材的影視娛樂、科學文化等服務産品;在養身保健、養老養心等領域主動對接“健康中國”戰略,推進醫養結合,共同開拓增值空間。此前,江蘇有線已在養老小鎮等領域探索實踐,未來將發揮“廣電網絡+”優勢,匯聚各方資源力量,精準服務以老年群眾為核心的家庭各成員,做優做強健康醫療、家政服務、文化教育、旅遊休閒、影視娛樂等産業。
“孝樂工程”是一個持續完善的平臺,2.0版本開發工作已經展開。未來將每年推出一個新版本,與時俱進地提供優質服務。江蘇有線將與社會各方深度合作,構建以數字電視大屏為核心、面向全網覆蓋的多屏服務,打造老齡服務資源共享、業務互通的開放合作機制,集全行業之力協助各地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老齡服務産品,以“孝樂工程”這一共同品牌在全國協同推廣。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認為,“孝樂工程”是惠及社會民生的大事,是廣電網絡改革創新的最新成果。希望江蘇有線繼續發揮領先優勢,將“孝樂工程”打造成為全國老齡公共融合服務“第一入口”、全國老齡事業産業發展“第一平臺”,攜手各方共同創造並分享老齡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紅利,在新征程上書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