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過硬技術與真心服務贏得用戶信賴——記市燃氣管道技能大賽冠軍張雪明

圖為張雪明在比賽中
在前不久南京市建委與市城建工會聯合舉辦的南京市燃氣管道技能大賽中,來自南京港華的張雪明擊敗了其他30多名選手,勇奪冠軍。在平時工作中,張雪明謙虛好學、勤於探索,正是憑著這樣的精神練就了過硬的技能。
把別人休息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
張雪明是南京港華維修工程組員工,負責城東片區燃氣用戶的戶內搶維修工作。他進入這個行業已有9個年頭,談到在技能大賽中取得的成績,他謙虛地説:“這都歸功於平時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師傅的教導。”
雖然在學校時學的也是與燃氣有關的專業,但參加工作以後,張雪明坦言,還是感受到了理論與實踐的差距。“港華有非常好的傳、幫、帶的氛圍,通過跟著老師傅不斷的學習、積累,熟能生巧,才慢慢進入角色。”張雪明説。
技能大賽除了理論考試、繪圖,還要考察實際操作,參賽的近40名選手都是從華潤、百江、港華等公司選拔出的佼佼者,憑著熟練的技能、規範的安裝與細心的操作,最終,張雪明從眾多優秀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張雪明所在維修工程組的組長韓偉民説:“張雪明平時就很愛鑽研,遇到難題從不退縮,他非常重視這次比賽,利用一切業餘時間抓緊練習,我們平時工作就很忙,僅有的一點休息時間他都放在了學習上,他的刻苦我們都看在眼裏,這次比賽,他終於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從來趕不上團圓年夜飯
維修工程組城東片區小組共有八名員工,負責從新街口到湯山區域內十幾萬燃氣用戶,每個人肩上的擔子都很重。他們日常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但哪怕是7:59接到用戶的報修電話,他們也會立刻趕往用戶家中。“港華對用戶的承諾是漏氣不過夜,如果有緊急情況,一小時內必須到達現場。”張雪明説。
由於大多數用戶都是晚上下班後回家做飯時才發現燃氣具出現問題,因此維修小組經常在晚上七點左右接到報修電話,忙碌到晚上十點才下班是常態。節假日闔家團圓的時候,也是他們最忙的時候。韓偉民告訴記者,就拿年三十這天來説,由於家家戶戶都忙著做年夜飯,燃氣具出現故障的現象也比較多,這一天組員們都很忙,一天能接到40多個報修電話,組員們多年來都趕不上與家人團聚吃年夜飯,都要忙到晚上九、十點才到家。“雖然耽誤了我們與家人團圓,但是幫用戶解決了難題,看到一家人放心的笑臉,再累也覺得值了,港華人不能辜負用戶的信任。”張雪明説。
真誠服務贏得用戶點讚
“阿姨,您以後燒水的時候一定別走開,燒飯的時候如果有湯水溢出,要及時清理,廚房要通風……”每次給用戶修理完,張雪明都不忘叮囑用戶,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除了維修技能,與用戶的溝通也很重要。這是張雪明在工作中總結出的經驗,“要讓用戶感覺到我們的真誠。”張雪明説。有一次一小區三樓用戶的燃氣主管受潮後發生銹蝕,由於是公共管道,要更換的話,二樓住戶家中的管道也得更換。但二樓住戶家中已裝修好,不願破壞房屋結構。張雪明與同事反復上門勸説,告知用戶管道銹蝕的危害,最終二樓住戶被他們的誠意打動,同意進行更換。
老年人忘性大,經常燒水燒飯忘記了,導致湯水溢出,燃氣具生銹。時間一長,銹蝕範圍擴大,按正常維修流程無法處理,如果整體更換,費用又太高。本著儘量減少用戶損失的原則,張雪明和同事們遇到這種情況都是不厭其煩多次上門,先用除銹劑把每顆螺絲都清理乾淨,再用港華特有的工具處理壞死部分。收費低、態度好,提起這群80後的小夥子,管轄片區內的不少老人紛紛豎起大拇指。
遇到難題從不退縮
“幹這一行,首先就是要端正態度,不怕苦不怕累。”張雪明説。
有一年五一節期間,科巷一高層住宅有用戶打來電話,説小區裏有燃氣味。張雪明和同事火速趕往現場,經檢測,發現戶外有燃氣管道的彎頭漏氣了。由於老的管道使用膠做密封劑,發生了嚴重銹蝕後,管道根本打不開。五一期間,天氣已經很熱,高層住宅的管道又在高空中,張雪明和同事在高處用管鉗反復試驗,大汗淋漓,還是無法拆卸管道。最終,他們想到前輩們教授的技巧,試著用開水往管道上澆。一個小時後,終於拆開了管道。由於燃氣現場作業不能動火,厚厚的管道完全得靠人工拆除,再現場根據尺寸重新做管道,那一天,從早上10點忙到晚上7點,維修小組打了一場“硬仗”。
“在維修中總會遇到難題,我的原則就是不退縮,要多動腦筋想辦法,向老師傅請教。”張雪明説。韓偉民評價道:“張雪明現在已經是班組裏的技術骨幹,他向來樂於助人,別人遇到難題,他都很樂意幫忙,從不推諉。每次有新同事來,他都耐心地講解上門規範和與人溝通的技巧。”
採訪一結束,張雪明又帶上工具匆忙上路,還有幾戶用戶正等著他。如果説日常生活是一部龐大的機器,張雪明和他的同事們就是機器上的螺絲釘,雖不起眼,卻不可或缺。在老百姓生活正常運轉的背後,總有他們默默無聞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