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水稻能增收2000元!”看著豐收在望的數百畝有機水稻,南通市通州區石港鎮志田村糧滿囤家庭農場場主卞紅玲高興地説。2017年4月底,卞紅玲與上海垚甲實業公司簽訂了月供大米1萬斤的合同,每斤賣10元。
別人賣雞論斤兩,而陳福斌的雞論只賣,每只均重2.8斤,售價158元,日銷售額4萬多元。“如東狼山雞”自2015年進入上海市場,2017年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
圍著上海市場轉,跟著上海居民需求走,南通很多農副産品經營者把握住接軌上海的天然優勢,紛紛調整種植結構。截至2016年底,南通在上海開設的各類農副産品直營店、銷售網點多達151家,年銷售額11.38億元,今年上半年新增直營店(點)48家。
近年來,南通農副産品在上海市場的銷售份額連年攀升,南通全市供應上海的農産品佔該市農林牧漁總産值比重達30%以上,2016年銷售額達186.5億元。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銷售額148.2億元,同比增長12.4%,南通有機蔬菜、狼山雞、三黃雞、本港海鮮等在滬備受青睞。
一二三産業融合,是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南通通過全力打造上海“後花園”,以田園風情吸引上海市民前來遊玩,引領南通觀光休閒農業規模化集群發展。如皋市如城街道顧莊社區利用當地花木盆景資源,將周邊10多處外景連成集吃、購、住、賞、玩于一體的農業生態旅遊景區。海門市羊家樂生態主題農莊利用海門山羊品牌效應建起休閒農莊,年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銷售收入突破3000萬元。南通現有3個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21家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企業(園區),數量居全省前列;如皋市、海門市和啟東市入選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市各類規模休閒農業企業212家,年營業收入31.6億元,年接待遊客總人數950.6萬人次。
因地制宜,挖掘和包裝本地特色農産品,南通各地推出江海河豚美食節、桃花節、風箏節、梨花節、捕魚節等特色農業節慶活動。如東海鮮節每年吸引數萬上海市民前來品嘗、購買海鮮,海安河豚美食節推出“萬人宴”……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到南通參加各類農業節慶活動的上海遊客已達30萬人次。
南通市農委主任朱進華説,抓住建設上海“北大門”這一戰略契機,南通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農超對接、産地直銷、食物短鏈、社區專供、會員配送等新模式,到2020年在上海設立農副産品直營店(點)260家,建立農副産品市場銷售聯合體5家。2017年將重點培育100家休閒農業示範點,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努力提升現代農業的發展質態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