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鮮過敏的人對造影劑也過敏?專家解讀
11月9日是世界放射學日。CT檢查,大家已經很熟悉,如果把我們人體比作是一整塊兒麵包,那CT就相對於是切片的麵包,每一刀每一片切出來的都可以稱之為一個CT的影像。然而增強CT檢查,大家對它疑點重重。就讓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放射科主任居勝紅主任醫師帶我們一起揭開增強CT的神秘面紗。
增強CT能幹啥?
居勝紅主任醫師介紹説,增強CT與普通CT一樣,也要做掃描。但是不同的是,在做增強CT之前要進行靜脈注射造影劑,目的是使病變組織與鄰近正常組織間的密度差增加,有利於發現平掃未顯示或顯示不清楚的病變,凸顯這種病灶和正常組織之間的區別。
增強CT功能更強大,相較于普通CT的掃描,增強CT能夠更明確地看到病灶,同時確定病灶的性質。居勝紅主任舉例説明到,“肝癌平掃的時候只能看到密度稍微低一點,甚至是看不到病灶,如果看不到,診斷醫生就會漏掉。如果只是看到了低密度的,但是無法確切判斷其性質,比如説肝囊腫、血管瘤、肝癌都是低密度的,只做普通CT就無法確診,就需要做增強CT。”
除了確診肝臟的病症外,腦內的、肺內的病灶,都需要做增強CT。主要通過影像觀察病灶的裏面血供的情況,也可為鑒別良惡性來做參考。另外,上腹部的疾病,比如説女性生殖系統的病變,可以進行增強CT進行疾病排查。
但是增強CT不是CT平掃的重復,更不能取代平掃,而是在平掃的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檢查。
海鮮過敏的人對造影劑也過敏?
儘管增強CT的優勢明顯,但臨床中仍然有很多老百姓在醫生開具出增強CT檢查單的時候,表示出不理解,“矛頭”直指造影劑。有人覺得自己對海鮮過敏,對造影劑是不是也會産生過敏。居勝紅主任介紹説,“對造影劑過敏與海鮮過敏的過敏原不一樣,但是對於過敏體質的患者,比如海鮮過敏、打青黴素類的藥物過敏的患者,産生這種過敏反應的可能性會增大。”
專家指出,對增強CT造影劑過敏,分為輕、中、重三種,但真正重度過敏的人非常少。在給患者開具增強CT檢查單的時候,醫生也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相關病史以及是否有過敏,並且會在單據上進行簽字確認。而且,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增強CT檢查也在不斷改善,過敏現象也會隨之降低。
居勝紅主任介紹説,現在造影劑也是不斷在發展,大多是非離子型,更加安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並不是過敏反應,而是跟劑量有關。但是目前的增強CT,大多是雙低,即造影劑的劑量低,X線的劑量低。
哪些人群不適合做增強CT?
居勝紅介紹説,對於腎衰患者,又沒有進行血液透析,儘量不進行增強CT。如果説腎功能還可以,或已經在做血透,則可以進行增強CT。
另外,甲狀腺功能亢進、對含碘對比劑過敏的病史、目前患有重症肌無力的患者及孕婦不能進行增強檢查。當出現腎功能不全、嚴重心肺疾病、糖尿病腎病、酒精中毒、全身衰竭者、過敏體質需慎行此項檢查,權衡進行增強檢查的收益和風險,確認患者是否適合或必須進行CT增強檢查。
對於那些實在做不了增強CT,但又需要確診病灶及其嚴重程度的患者來説,居主任建議可以選擇做核磁共振檢查。
做增強CT前不能喝水?
居勝紅主任辟謠道,“增強CT禁食但不禁水。喝水的話,不建議喝牛奶、密度高的流食,而建議多喝白開水。“因為做增強CT,強調一個水化,你喝白開水,有利於造影劑的排出。因此建議在做增強CT前,禁食的情況下,多喝水,尤其是做了增強CT之後,多喝水,這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居勝紅主任建議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