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軌道交通紫金論壇建言 城區出行市域鐵路不可缺位
第四屆國際軌道交通紫金論壇11月17日在寧舉行,江蘇省內外相關專家及業內人士就發展市域鐵路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的深遠影響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依據國家部署,至2020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和成渝等經濟發達地區的超大、特大城市及具備條件的大城市,市域(郊)鐵路骨幹線路將基本成型,成為銜接城際鐵路和市內軌道交通的重要中間載體。
“大家習慣性地將市內軌道交通、聯結城與城的幹線鐵路清楚區分,這種慣性思維下一度認為,鐵路交通並非城市出行的一般方式,而由市域擴張帶來的城郊至城區出行壓力僅靠新建道路與開挖地鐵就能疏解。”蘇交科軌道交通設計院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王濤峰説,地鐵設計時速達不到公眾對長距離市內出行的時間要求,而且大範圍、大區間地規劃修建地鐵線路投資巨大。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關於促進市域(郊)鐵路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市域鐵路”,並指出軌道交通系統是城市綜合交通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打破了過去人們對鐵路出行的認知成見,讓市域鐵路建設的功能定位明朗起來。”溫州市鐵路與軌道交通投資集團董事長丁建宇認為,市域鐵路比地鐵跑得更快、投資成本也更低,在長距離城區出行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失為公交與地鐵外的更優選擇。
王濤峰認為,市域鐵路項目規劃“牽一髮而動全身”,除了促進城市發展,還要便民出行,須避免線路設計不合理等問題。江蘇省交通運輸協會軌道交通分會會長張曉鈴也提出,不僅要考慮列車通行時速和線路整體佈局等硬體設置,還要關注便於換乘。
“地區高端要素資源聚合度越高,建成後的市域鐵路社會效益也將越高。”江蘇省鐵路辦公室副主任朱培德認為,市域鐵路作為城市綜合交通體的重要環節,對進一步完善城市基建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