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知名專家為南京城市總規修編“把脈” 突出文化名城 建設智慧城市
南京已經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近期規劃2025年,遠期至2040年,展望遠景至2050年。作為引領城市發展的“總綱”,這輪修編承載著南京人對城市未來的期盼。在11月20日舉行的南京市城市總規修編專家諮詢會上,多位專家就總規怎麼修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新的城市總規將明確南京的城市新定位,研究新定位承載的城市職能。”南京工業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員級高級規劃師、江蘇省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蔣伶説,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長三角特大城市,這些城市定位要求城市在功能品質上進一步提升,這些都是新一輪城市總規需要作出的設計。同時,蔣伶也提出了目前南京城市規模偏大的問題,她説,城市空間是有限的,未來南京的發展是否還要繼續擴張值得思考。上海新一輪城市總規修編提出了控制人口,根據南京的發展實際,她認為人口規模規劃應該彈性設計,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合理控制。
就城市發展定位,原省委研究室副主任、江蘇戰略與發展研究院院長范朝禮提出,新一輪城市總規要完成三項“歷史使命”,分別是確定新時代城市發展的新目標,為南京全面轉型明確方向以及明確南京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城市發展主要任務。他特別提出,新一輪城市總規中關於城市定位應該重點彰顯南京的文化地位,突出文化名城引領戰略,讓文化自信的目標體現在城市總規修編中。
“城市定位就是國家需要南京做什麼,南京能為國家做什麼。”南京大學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崔功豪説,未來南京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更智慧,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更有生活品質,因此城市總規修編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長遠發展,注重減量節約,注重生態保護。
專家諮詢會上,各位專家還就南京未來城市發展提出建議。“應該提升副城的輻射作用。”蔣伶説,仙林、東山、江北新區副城要分別輻射鎮江、蘇南和蘇北地區,加快副城發展。范朝禮認為,目前南京主城區和市郊城區、城區之間、城鄉之間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新一輪總規應該著力解決這些問題,讓生活資源配置均衡化。崔功豪提出,新一輪總規應該深入研究南京城市優勢,如何將這個優勢轉化為城市發展動力。